在这枚西班牙银元上,斐迪南七世目光深邃,坚韧、霸气,他遥望远方。远方有大海、东方古国,还有财富……银元背面有双柱、国徽,这些铸造其上的征服欲,19世纪都随银元流入中国。摄影/潘德权
西班牙本洋,依据时代不同有多种图案,此图为“花边银”。花边银上,带上皇冠的地球下海浪翻滚,两旁为“赫居里斯”之柱,双柱上还绕着写有拉丁文“PLVS”和“VLTRA”的飘带,意为“海外还有大陆”,似在鼓励人们继续进行海外探险开拓。双柱与飘带后来经账房先生抽象,变成了我们熟知的“$”符号。
流入中国的银元数量巨大,油画所描绘的1822年广州十三行的大火中,有四千余万两洋银被熔化,银水流淌了一二里地。
戳记,恰是外国银元在中国流通和使用的痕迹。它是当时钱庄买入的检验痕迹和卖出的信用印记,由于每个钱庄都有一套自己特有的印记,有些银元被打得面目全非,成为现在俗称的“烂版”,如图这枚英国银元站洋。
戳记也存在于同时流入中国的铜元上,不过西班牙铜元上的规则圆孔,却可能是用来穿绳索以便携带的。
背面呈放射状的32道光芒中央,是一顶写有“LIBERTAD”字样的帽子,这是“自由之帽”,以纪念墨西哥来之不易的自由。也许,正是有了这自由之帽的庇护,墨西哥鹰洋得以成功驱逐本洋,成为19世纪中国市场的新宠。
此图为“头像币”,头像币秉承古希腊遗风,头像以国王更替而不同,其反面也有双柱图案。
长达三个多世纪的流通史,并未能改变外国银元终被中国自有银元驱逐的命运。如今除了在收藏市场,它的踪影、故事都已渐渐淡去。收藏家们摩挲着银元上斑驳的戳记,像先人一样将其置于指尖,聆听它被敲击过后绵长的颤音,如同听到了那段特殊的、不能被忘却的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