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 镈(bó)钟(收藏于台北历史博物馆)该钟钟身纹饰以粗疏的蟠虺纹布满下方,具有春秋时代的纹饰特点。上端悬钮为镂空蟠螭纹,故也称螭钮特钟。
郑国编钟的悬挂方式有其固定的模式,共由24件组成,分三肆悬挂,上两肆为编钟,每肆各10件,下肆为四镈。郑公大墓中出土了19件编钟(其中一件疑为出土时便已散佚)和4件镈钟。
镈钟,也称特钟。特钟之特征在于单悬,器型较编钟为大。编钟是中高音钟,演奏作旋律之用,其七声俱全,并有较多的半声音阶;而镈钟则为低音钟,演奏时用来和声和掌握节奏之用。清脆嘹亮的小型钟与悠远浑厚的镈钟组合,构成了郑声独特的旋律特色,为我们寻觅久已湮灭的郑卫之音提供了探索的途径。但是,郑公大墓的镈钟、编钟分隔三地,它们何时才能团圆,重奏“郑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