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天宁寺灵霄塔位于去五台山朝拜的交通要道——河北正定。1300年来,它矗立在这儿,默默俯视着南来北往的香客,当然也曾目睹了圆仁的到来和离去。
圆仁到达五台山后就住在竹林寺。现在竹林寺的配殿是纪念圆仁的特别处所。
山西五台山中台。据圆仁记载,台顶5月时还很寒冷,至7月花才盛开,香气袭人。
五台山塔院寺藏经阁旁堆积着数不清的钵,它们是为出家僧人预备的。
金刚庵坐落在去五台山的古香道上,住在这里的比丘尼热情地接待过往的香客们。
圆仁在日记中常常提到“设斋一千僧”的场景。这是人们表达感恩的一种方式,现在已很难见到。不过在五台山显通寺,我却意外巧遇一位施主为1000名僧尼设斋。显通寺的院子里聚集了来自五台山各寺院、尼庵的僧侣尼姑,甚至还包括远自西藏来的宗教人士。
五台山塔院寺藏经阁珍藏着很多古代佛教经典,圆仁在日记中对藏经阁作了专门的描述。
竹林寺中圆仁慈觉大师像及牌位。
敦煌61窟壁画中的五台山文殊菩萨。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而最大最精美的是殊缘寺中泥身面首的文殊塑像。(李承仙摹)
僧尼们先在大雄宝殿诵经,然后列队接受免费的素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