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网在冰下过了4个冰眼以后,水的阻力明显增大,必须依靠马匹才能拖动渔网。随着网住的鱼的增多,马匹也不断增加,最后基本上都是使用4匹马。
看着这些跳跃的大鱼,渔民们心里美滋滋的。看这个用木杆戳住一条大鱼的渔民,笑得多惬意。
这个年轻的渔民正在拉刚放入冰窟窿的渔网,为的是让渔网能够铺开。 右:再多再大的鱼,进了这个葫芦样的巨大渔网,也无法脱身。
出网是冬捕过程中最令人兴奋的时候,渔民们不再分工,全都聚集在一起,齐心合力拖出渔网。
这几位渔民正在“垛网”,就是在网住的鱼越来越多的时候,将网逐步缩小,让鱼集中在一起,便于最后收网。这几位渔民跟他们身后的渔民一样,都站在高处操纵鱼网。
这是一个大丰收的场景:冰封的湖面上,鱼贩子们怀着兴奋的心情,站在渔民中间,等待着车上装满大鱼。这样新鲜的野生大鱼会给他们带来丰厚的利润。远处,其他冬捕小组也都满网而归,享受着同样的喜悦。这样的场面每年冬天都会在查干湖上演。
查干湖的渔民分工很细,鱼把头选好入网口的位置后,专门负责镩冰的渔民就该上阵了。镩冰的工具重达20多公斤,能熟练地挥舞这样重的工具,需要的是力气和技巧。右图中面对镜头的就是“打镩手”,跟他搭档的伙伴正在用“冰蹦子”将碎冰掏出来。左下图是“打镩手”在打磨“镩头”,左图是掏冰的工具“冰蹦子”。
这条鱼真大,连这个渔民都爱不释手了。查干湖的渔民在捕鱼时很注重放生小鱼,所以每年渔民们都能捕到这样大的鱼。在普遍竭泽而渔的今天,这真是一个难得的好习惯。
展现的是下网的最初步骤。图中拿着木杆的渔民是“走勾的”,这根木杆长达12米,上面连接着渔网前面的一个个“总纲”。跟他搭档、牵着绳子的是“扭矛的”,负责将这些渔网的“总纲”在冰下牵引到一个个冰眼。他们的工作十分重要,不仅要把网打开,逐步撒到冰下,还要掌握下网的方向和网的平衡。
查干湖的鱼非人工养殖,鱼除了吃水中的微生物,还吃被风吹到湖中的水草籽。保留这种古法喂养、捕捞的方式,在今天尤为难得。可以说,查干湖冬捕,体现了查干湖渔民对天、地、湖、鱼的敬重。
疣鼻天鹅毕竟也是一种鸟,飞翔才是它们生命中最精彩的篇章。在10月底的乌梁素海上,它们已经开始南飞前的编队练习。这些美丽的生灵,明年还会回来吗?摄影/边缘
4月中旬,疣鼻天鹅的窝里大都有几枚蛋了。它们的蛋在鸟类里算得上是大个头。小生命所需要的全部营养都在蛋壳里。孵化这些蛋需要极大的耐心:在30多天里,母鹅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的觅食、休息时间。母爱,的确是需要一些牺牲精神的。摄影/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