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景观
  • 谈资
  • 作者
  • 大讲堂
  • 活动
  • 商城
  • 快速登陆: 
    登录 / 注册
  • 快速登录: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 APP
张婷

张婷

    责编/图编文章
  • 两个谜题

    考古真是一项磨砺人性情的工作:一个谜,从发现到最终解决,也许需要几十年或更长的时间。

    作者: 张婷 

  • 尖底瓶是做什么用的?

    见到一件古物,马上便要判断它的大致时代或较为具体的年代,甚至还得大体标定它出土的地域——这差不多是任何考古学家都要练就的看家本领。不过对于古物的具体……

  • 尺量寸造只为你

    这是已被人们遗忘太久的梦境,这是与我们渐行渐远的精致,这是被时代所不容的不朽——量身定做,带你回味在飞速前行的生活里,被我们丢失了的慢与美。

    作者: 贝洛 姚瑶 

  • 苏绣霓裳

    这是一个老牌的贵族,在几乎每个人都有几十上百件衣服的今天,来自苏州的绣衣,依然只是极少数人的奢华。只有在最经典的场合,才能看到整件的绣衣。它的眩目和……

    作者: 姚萍 

  • 苗锦背扇
    织物里的情感与记忆

    除了遮蔽身体之外,织物织造的初衷还有什么?巧手的官办技师,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来储存花本;村野民妇,用原始的织机织造家人四季的衣料;没有文字的苗族人,用……

    作者: 蒋玉秋 

  • 江南的染
    水、手、木里的春水美色

    古人云:“五色令人目盲”,而今我们已习惯了“神奇”的化学染剂,我们在化学合成的千万色里,失明了太久。小篆的“染”字,由“水、手、木”构成,那是一种心……

    作者: 顾力 

  • 说说老宅雕花

    建筑,除了个别类型如纪念碑之类的以外,都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功能。古代住宅也一样,人们在住宅内生活起居这是物质功能,但主人也希望在住宅上能够表达出自……

  • 小木船
    不沉的承诺

    9道工序,3遍桐油,200多根铁钉,慢工细作造成的木船,在中国的大小河湖上,行驶了数千年,还曾经载着600年前的中国航海家,远行至非洲。始终,不沉不散。

    作者: 张虎林 

  • 自然的智慧与规律
    专家评说

    今天我们可以借鉴传统住宅亲近自然、尊重自然的做法,将它们作为一种重要的元素,融入新的住宅理念中,不要让它轻易消失在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里。

    作者: 李秋香 

  • 本期问题 为什么青铜器纹饰总是那样繁复?

    在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体系中,有粗犷简练和抽象繁丽两种风格。最初的青铜器是简净的素面或简单的几何纹。目前中原地区出土的最早的有空腔青铜器,是出土于山西……

  • 4
  • 5
  • 6
  • 7
  • 8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