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山 媲美敦煌的“小西天”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4日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增刊 作者: 王雎 

标签:

连绵的祁连山里,至今保存着50多处古代石窟遗址,堪称中国的“石窟殿堂”。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的文殊山石窟,东接马蹄寺石窟群、天梯山石窟,西邻举世闻名的莫高窟、榆林窟、昌马石窟等。然而,在星光闪耀之下,文殊山石窟并未失其光芒,反而以一种独特的沧桑之美,惊艳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游客。

文殊山的寺庙宫观和石窟,始建于1600余年前的北凉时期,经过历代不断增修,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落。后虽经岁月风化和历史动荡,仍不减其雄浑的气势,现有石窟遗迹131座,寺院遗址20余处。登山步道边,随处可见古寺的地基遗迹;石砌的断墙边,散落着千百年来废弃的砖石和陶瓷残片;大大小小的石窟,在路边的崖壁上高低错落。游人漫步其间,不能不遥想文殊山当年的胜景:楼阁锦绣、高僧聚集、梵音缭绕。此地古称“小西天”,可谓名副其实。文殊山的看点,让我们一一探访。

摄影/银守年
北凉 前山千佛洞飞天壁画
文殊山石窟内,现存古代壁画约370平方米。其中最珍贵的,应属前山千佛洞中的北凉时期飞天壁画遗存。飞天,源自古印度神话中的香神乾达婆和乐神紧那罗,佛教传入中国后,飞天也被赋予了中国化的形象,而这种改变,就始于河西走廊。
这幅壁画即为这个演化过程中的标志性作品:其身形较大,绘于窟顶,和新疆克孜尔石窟的飞天壁画如出一辙;其面部用粗线条晕染,眼大且长,眉如弯弓,是典型的西域画法。但相比西域飞天高鼻深目的裸身双性形象,文殊山飞天转向了男性或中性,有的上身着衣;其身姿也不似印度和西域飞天那样侧平飞、身形丰满,而是开始变得修长,身形弯折如V字,更富动感。
石窟
历史上曾开凿有“三百禅室”的文殊山,现存石窟131座,根据形制、功能,可分为中心柱窟、禅窟、僧房窟、佛殿窟等类型。禅窟起源于古印度,顾名思义,是僧人的禅观修行之所。文殊山的禅窟,极具代表性,有的禅窟是一窟一室,有的大型禅窟内则凿有多个禅室,但这些禅室也高不过1.2米左右,仅能容一人打坐修行。在佛教经典《禅秘要法经》中,佛陀曾嘱咐弟子,若要修禅定法门,应寻找“若塚间,若林树下,若阿练若(山林、荒野)处”之类的僻静之地,这样才能专心观想。文殊山峰峦迤逦幽深,崖谷耸峻清幽,正是理想的禅修之所。这些看似简陋的小禅窟,每一个都曾寄托了千百年前苦修者解脱开悟的理想。摄影/黄小黄
西夏 前山万佛洞《弥勒上生经变》壁画
来到文殊山,不能不看前山万佛洞的《弥勒上生经变》。这幅壁画高2.3米,宽3.05米,每一个来访者都会为它宏大瑰丽的气势所惊艳。画面极为复杂,绘制了宫殿楼阁12座,大小人物239人,还有草木、云气等,但构图严谨,井然有序,曾有敦煌学专家将其与宋画《清明上河图》相提并论。
画面中心,弥勒菩萨身着藏式服饰,为诸天和众生说法。据佛经记载,弥勒菩萨倡导慈悲、平等,而且将在未来下生人间成佛,因而广受信众欢迎。西夏建国前后,与辽、宋、吐蕃等长期交战,民众生活苦不堪言。也是在这些周边民族的影响下,西夏日益崇佛,尤其崇奉弥勒菩萨。壁画中美妙的弥勒净土,正是西夏人精神信仰的真实体现,这幅壁画因而也成为研究西夏文化和绘画艺术的宝贵材料。

责任编辑 / 陈伟峰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