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 驻守河西走廊的“哨兵”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4日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增刊 作者: 井宇阳 

标签:

祁连山北麓、横贯河西走廊中段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不仅景色壮丽——雪山、草原、丹霞地貌交错层出,人文景观也令人惊叹:在公路边、沙漠中,一连串古城、烽燧的身影,就不时闪现,让人不由得想一探它们背后的故事。

贯穿河西走廊的古城、烽燧
组成了一条纵深千里的防线
如图(绘图/于继东)所示,狭长的肃南县境内,众多古城、烽燧遗址罗列如珠链,贯穿了大半条河西走廊。

黑河出祁连山后,一路流向西北,跨过河西走廊,消失于巴丹吉林沙漠北缘的居延海。在黑河与祁连山之间,明花乡上井村一带的茫茫沙漠里,就孤耸着一座明海古城,据守着河西走廊中段的心腹之地。
据考证,此城可能是汉代酒泉郡乐涫县故址。黄土夯筑的城墙轮廓依然完整,尽显苍凉。城外却有一片水光潋滟、草长莺飞的海子,美得如同海市蜃楼。这番景色,恰和《汉书·地理志》的记载相符:“千金渠西至乐涫入泽中。”依湖泽建城,当年乐涫县的军民,是否也曾有着塞外江南之感?

明海古城西去约17公里,还有一座草沟井古城,相距高台县骆驼城遗址亦不过20余公里。2013年,草沟井古城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河西走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沿着城内的马道上城后,可绕城环行,城墙外侧凸起如齿状的雉堞虽已残破风化,其外形仍清晰可见。从城中散落的陶瓷碎片、钱币等文物推知,此城应始建于汉代,至少沿用到了明代。足足跨越了1000多年!

肃南一带为何古城密布?故事要回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朝。东西长约1000公里的河西走廊,历来是沟通中原和西域的战略要道,但翻看史籍就会发现,历史上发生在这一带的战争,交战双方并不仅是沿着走廊地形在东西方向上往来角逐,也有南北之战。《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出陇西击匈奴时,曾“过居延,攻祁连山,得胡首虏三万余人”——从居延海一带出发,沿着黑河自北向南打到祁连山脚下,取得大捷。

这条南北向的通道,当地人称为“北大路”,今天的历史研究者多称为“居延道”。原来,肃南一带是古丝路和居延道一横一纵相交的要冲。唐朝大诗人陈子昂也曾详细考察河西的地形和防务,称这里为“河西扼喉之地”。

始建于汉代的草沟井古城,是其中的典型遗址:城南的方形瓮城、城墙四角的圆形角墩皆清晰可见;西城墙外,长年累月的风沙,已堆积成一座几乎与城墙等高的沙丘;通过城门内的马道,游客可以登上城墙,俯看全城。

汉朝打通河西走廊后,如何才能守住这处“扼喉之地”?汉武帝画了一幅远大蓝图:与其设几个孤零零的军事碉堡固守,不如把河西一带整个发展起来,广置郡县,以图长治久安。大规模的“基建”随之展开:沿着河西走廊,一条总长近1500公里的汉长城,及附属的烽燧、亭障等工事拔地而起;在长城的围护下,河西四郡及下辖诸县纷纷建立城池,朝廷下诏募民屯垦、“实边”。

肃南县境内的多座古城,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崛地而起。此后2000多年,历代王朝也纷纷在这里“添砖加瓦”。城墙,毁了再建;烽燧,塌了重修。日积月累,才有了今天肃南县内古城、烽燧星罗棋布的历史景观。它们驻守在大漠里、山峦间,就像一列久历战阵、饱经沧桑的战士,与不远处的祁连山遥相守望,护卫着身后的领土与国民。

如今,它们又组成了一座宏大的历史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着古代王朝经略河西的峥嵘历程。这2000多年来的种种艰辛之状与振奋之情,来到肃南便可一一重现眼前。

责任编辑 / 陈伟峰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