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 从北方草原到祁连深处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4日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增刊 作者: 骆昱含 

标签:

水草丰美的祁连山北麓,是裕固族的理想归宿。而裕固族先民的历史,则串起了半部错综复杂的内亚史,也成为打开中国民族文化交融之门的一把钥匙。
草原上的合家欢 五彩盛装与黑帐篷
图为肃南的裕固族一家人,他们以裕固族传统的黑帐篷为背景,身穿盛装。已婚女性戴华丽的头面,由胸前两条和背后一条组成,而红缨帽又有圆顶、尖顶之分,分别来自裕固族东部、西部地区传统,男子服饰则与蒙古族颇为相似。

因工作关系,曾在河西走廊一带多次逗留。位于走廊中部的肃南,是个辨识度极高的地方。行车路上,地广人稀,却常见牛羊肥美,星散草原,如绿毯上镶嵌的朵朵花纹。肃南是全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全县三万余人口,裕固族就占了约三分之一。

裕固族,自称“尧熬尔”,1953年定名时,将其译为汉语,为“裕固尔”,后去掉“尔”,称“裕固”,兼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名字历史并不长,民族的形成却源远流长。因为“尧熬尔”,是汉文典籍中“回纥/回鹘”的译音之一。裕固族的先民,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回鹘。

北方草原,回鹘的大唐往事

明朝腊日官家出,随驾先须点内人。

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

这首广为流传的《宫词》,出自五代才女花蕊夫人。和唐朝时一样,这时宫中依旧流行着少数民族服饰,其中“回鹘衣装”是那款最受欢迎的“民族风”。

回鹘风的盛行,源自唐时回鹘强大的影响力,以及回鹘政权与中原王朝保持的友好关系。中晚唐时期,唐宪宗曾向天下宣称,“四方万国,惟回鹘(纥)于唐最亲”。而这种关系又是如何缔结的呢?说来可谓话长。

6世纪中叶,原居于阿尔泰山一带的突厥部强势崛起,在漠北成立了突厥汗国,后又分裂为东、西两大汗国。铁勒诸部是东突厥汗国统治下的部族。在对突厥暴政的反抗中,铁勒诸部中的回纥部逐渐强大,形成了一个以其为核心的部落联盟。

草场良田齐汇聚
农牧交错看祁连
祁连山是我国牧业文化与农业文化交汇和过渡的地带,故其北麓的肃南拥有良田和牧场。据统计,肃南各类草原占全县总面积66.07%。图为祁连山下的康乐草原(摄影/傅筱林)。
图为肃南的连片良田(摄影/郎文瑞)。
图为马蹄藏族乡大都麻村内收割藜麦的场景(摄影/王将),金黄中透着火红,正是适宜高海拔地区的特色农作物。

进入唐朝,回纥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破突厥铁骑、助唐灭薛延陀部。天宝三载(744年),英雄首领骨力裴罗建立回纥汗国,自号“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并遣使向唐报告,被唐册封为“奉义王”“怀仁可汗”,其后逐渐取代后突厥汗国,控制大漠南北,版图极盛之时,“东极室韦,西金山(今阿尔泰山),南控大漠,尽得古匈奴之地”。

作为北方草原上强大的游牧政权,回纥一直与中原王朝保持着良好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呢?唐朝皇帝把亲生女儿都嫁给了回纥可汗。对于少数民族政权,唐王朝曾普遍采用和亲政策,但真正娶到皇帝女儿而非宗室女、外戚女等的,回纥可汗是独一份。

据载,乾元元年(758年)七月甲午,送亲之日,唐肃宗甚为不舍,一度流下泪来。女儿虽也不舍父亲,却异常坚定地说:“国家事重,死且无恨!”所谓的“国家事重”,指的就是大约两年前爆发并深刻改变了大唐国运的安史之乱。为了平叛,唐政权一方面依靠朔方军,一方面则向回纥借兵。而回纥政权也积极响应,为收复东西两京立下汗马功劳。随着其影响力日益增大,继宁国公主后,又有咸安公主、太和公主两位皇帝之女和亲回纥。

788年,回纥可汗顿莫贺上表唐朝皇帝,要求将“回纥”一名正式改为“回鹘”,取汉语中回旋轻捷如鹘之义。

祁连山北麓主峰素珠链脚下,是肃南的“国保”单位文殊寺。奇峰异峦之上,建筑、石窟分布其间,颇为壮观。1910年,正是在这座寺庙内,俄国突厥学家马洛夫发现了珍贵的回鹘文写本《金光明最胜王经》,译者是公元10世纪的回鹘学者、别失八里人胜光萨里。但马洛夫发现的这本,却是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的重抄本。抄写之人,很可能是当时的裕固族佛教徒。这说明在17世纪,至少在宗教界中,裕固族仍在使用着古老的回鹘文。

裕固族的语言,更是保留着历史的痕迹。在肃南西部的明花乡和大河乡等地,流行的是西部裕固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保存着一些突厥、回鹘文献中的古词,乃回鹘文献语言的“嫡语”,可谓是裕固族与回鹘先祖最直接的一种“文化链接”了。

特色体育民族风
骑马摔跤顶杠子
肃南拥有裕固族、汉族、蒙古族、藏族等21个民族,是民族交会交融的典型地区。多姿多彩的民族齐聚祁连山下,共建美丽和谐的家园,休闲之际,各类特色的民族体育运动纷纷上演,精彩迭出。图为藏族等民族正在进行的骑马比赛(摄影/姬广修);
图的摔跤,是白银蒙古族乡“那达慕”大会上的重要比赛(摄影/王将);
图为裕固族的特色竞技顶杠子(摄影/佘佐军),传说起源于裕固族先民在南西伯利亚大森林中狩猎、采集之余的一种游戏。

河西走廊,开启民族交融之路

除了语言和牧业,裕固族还传承着一些古老的习俗和文化,比如婚礼与服饰。一场传统的裕固族婚礼上,戴头面是重要的仪式。头面用珊瑚珠、海贝壳、玛瑙珠等穿缀,以红布、青布或红色香牛皮做底,胸前左右两条,背后还有一条,色彩斑斓。戴上它,意味着天真烂漫的姑娘,从此成为了人妻。

裕固族的传统服饰,无论男女,多是高领的宽松长袍,束以腰带。这是源自甘州回鹘的装束,与千余年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高领适应高寒的草原环境,宽大的袍子在游牧转场时可以携带更多的物品,开襟的设计便于上下马背。

值得注意的是,裕固族传统服饰上,还有许多细节与其他民族的服饰“不谋而合”。比如在蒙古族女装上,有时胸前也有两条对称的带状装饰物,乃对襟的坎肩,与裕固族的“头面”有些相似;裕固族的红缨帽,在部分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身上也能看到相似的款式;与藏族一样,裕固族女性往往以梳辫来区分已婚和未婚,装饰物也偏好玛瑙珠贝;而裕固族的传统男性服饰——长袍和腰带,腰带挂刀、鼻烟壶等,更是与蒙古族男装高度相似。

一身之上,叠加多种民族“印记”,成为民族融合的一个明证——回鹘仅是裕固族的一个源,在其后千余年中,有越来越多的民族血液和文化,参与到这个民族的形成过程中。

840年,回鹘将军句录莫贺引黠戛斯部10万骑兵入侵回鹘,衰落中的回鹘汗国彻底崩溃,部落分崩离析,其中一支越过茫茫戈壁,沿额济纳河进入河西走廊地区,与原住河西的回鹘人汇合,统称河西回鹘,他们便是今天裕固族的先民。河西回鹘依附过吐蕃,归附过唐朝,建立过甘州回鹘政权,后被西夏纳入统治范围,甘州回鹘的部分余部,又以沙州回鹘、黄头回鹘等称呼活跃于历史舞台。而蒙古人的到来,成为裕固族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1226年,成吉思汗亲征西夏。按其部署,大将速不台统帅一支大军,取道河西走廊西部,向东挺进。在此过程中,散居在瓜(今瓜州)、沙(今敦煌)一带的撒里畏兀儿,即原来的沙州回鹘、黄头回鹘,被纳入蒙古统治之下。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建立元朝后,1280年左右,察合台汗国阿鲁浑汗之子出伯、哈班兄弟率众投奔忽必烈,被安置在今天的甘青新广大地区,建立了豳王兀鲁思(兀鲁思:蒙古各汗王的封地),统治区域包括撒里畏兀儿的住牧地。黄金家族后裔与撒里畏兀儿杂居共处,在不断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开启了民族大融合的旋律,而今天裕固族中诸多蒙古族特色,就奠定于这个时期。
在肃南东部康乐镇及皇城镇的部分地方,裕固族使用的语言明显与西部不同,两者虽有大量相同的词汇,但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其词汇、语法与蒙古语有较多的共性特征。今天的学者一般认为,说这种语言的裕固族,正是统治过撒里畏兀儿地区的元宗室后裔,或其他说蒙古语族语言的部落,以及在数百年的大融合中,逐渐改用了蒙古语族语言的部分撒里畏兀儿部落。

祁连深处,“变成了可爱的家乡”

时至六月,肃南境内祁连山上的雪线已退至高处,与深浅不一的松林、草地相映,圣洁纯净又生机盎然。高山峡谷之间,河流众多。母亲河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深处,河水从山谷中奔腾而下,共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自治区三省(自治区),在河西走廊造就大片湿地和绿洲,直至内蒙古居延海消失。

织造美食花样多
裕固巧手永流传
裕固族人珍视传统,祖辈们的特色美食与精湛技艺代代相传。图中的一家人,正在享用牧民喜爱的手抓肉以及酥油奶茶(摄影/王旨召);
图2展示的则是肃南藏族酥油茶的熬制过程(摄影/秦万寿),用奶渣“曲拉”与炒面、酥油一起浇上热奶茶食用,与裕固族类似;
图为传统技艺织褐子(摄影/杨永贤),即用手工捻成羊毛、牦牛毛等线,分成粗细两种,细的用来制作毛衣等,而制作毛毯或帐篷等的褐子则较粗。

山路两侧,连片的草场一个挨着一个。河西走廊地处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在北方阿尔泰游牧文化与青藏高原游牧文化的共同作用下,祁连山腹地的裕固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游牧产业。他们与所处家园的生态共依存,“夏放高山秋放川,冬放低山春放滩”,冬春场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3000米的地带,地势较低、气候温暖,夏牧场则往往在海拔3000米以上。

600余年前,裕固族的先民大多仍住在嘉峪关外。他们最终是如何迁徙到这一带,与这里血脉相融、休戚与共的呢?据史籍记载,明朝初建时,朱元璋为了征服故元及其他割据势力,在故元豳王家族镇戍地,设立七个卫所分而治之。此后,由于西北地区复杂的军事形势,以及各卫统治集团之间相互攻杀,明廷不得不将各卫官民迁入嘉峪关内安置,其中就包括裕固族先民撒里畏兀儿。他们东迁入关,在祁连山南北麓和河西走廊中部及酒泉周边一带定居下来,形成今日裕固族基本的分布格局。

关于这次东迁,裕固族世代相传的民歌《西至哈志》中,保留着更丰富的细节:据说,裕固族的先民曾居住在西至哈志(其地尚无从准确定位),然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敌人的步步紧逼,让他们不得不开启了艰辛的东迁——“奔向东方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不知经历了多少日夜,他们终于“沿着山梁走上那高高的祁连山,望见了八字墩辽阔的牧场(位于黑河上游)。草绿花香的八字墩草原,变成了可爱的家乡”。

如前所述,裕固族先民很早就游牧于中国北方草原,千百年来,他们一直遵循着古老的游牧传统。而祁连山地区,拥有连片的草原、牧场与森林,足够为东迁的裕固族先民提供游牧所需的环境,带给他们安全感与归属感,遂成为了漂泊之人“可爱的家乡”。

对裕固族先民来说,祁连山向他们展开的,不仅是广阔的牧场,也是一幅斑斓的民族画卷。祁连山南接青藏高原,北连河西走廊,牧业文化和农业文化在此交汇和过渡,众多民族在此生息繁衍。撒里畏兀儿与周边各民族在友好的互动中,汲取着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比如东迁祁连山腹地后,撒里畏兀儿原本的萨满信仰逐渐式微,信仰藏传佛教的进程进一步加速,而藏族史诗中的英雄格萨尔王,也逐渐为裕固族先民所喜爱。在今天的西部裕固语中,也留下了汉语深刻的烙印,汉语借词占比很重,此外还吸收了一些蒙古语、藏语、梵语词汇。

东迁之后,撒里畏兀儿的住地稳定下来,社会也逐渐有了统一的组织,自称尧熬尔的裕固族逐渐稳固下来。清康熙年间,清王朝进一步把裕固族划分为“七族”,并分封大头目为“七族黄番总管”。此后,“七族”进一步发展为十个部落。

祁连山深处的大河乡松木滩村,是一个裕固族特色村寨,这里的裕固族原属十大部落之一的西八个家部落,说西部裕固语。

村寨依河而建。在山间一片平整的地上,人字屋顶的黄色小木屋错落排列,屋脚是悬空的,据村里人介绍,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破坏地面生态。木屋之畔,又有赛马场和露天舞台,周末和节假日,常有裕固族的歌舞表演和特色体育项目在此上演。这里便是村上着力打造的“牧家乐”。如今,村中正在努力进行产业升级转型,裕固族风情旅游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在村落各处,依旧分布着各家的牧场,古老的生活传统并未被忘却。然而便于携带的牛毛帐房,早已成为往事,各家的牧场附近建起了砖瓦房,在肃南县城甚至张掖市里,牧民们也拥有自己的楼房住宅,而这正是肃南裕固族的普遍情况。

千百年来,裕固族经历了漫长的迁徙,最终,深深地扎根于祁连山脚下,成为祁连山的宠儿,与各民族共同建设着美丽的家园。

裕固族大事记

·公元前3世纪末至公元1世纪末

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草原上,生活着许多操突厥语的游牧部落,汉文史籍统称为“丁零”。匈奴西迁后,丁零逐渐南移。

·4世纪

丁零有敕勒、高车、铁勒等称呼,裕固族前身袁纥为其六大部落之一。

·6世纪中叶

突厥崛起,建立汗国,后铁勒诸部处于东突厥汗国统治下。

·7世纪初

铁勒诸部中的回(袁)纥部逐渐强大,形成以其为核心的部落联盟。

·744年

骨力裴罗建立回纥汗国,被唐册封为“奉义王”“怀仁可汗”。后改名“回鹘”。

·9世纪

回鹘汗国崩溃,其中一支进入河西地区,称河西回鹘,后建立甘州回鹘政权。

·1028年

西夏攻占甘州(今张掖),甘州回鹘政权

崩溃,部分部落退守沙州(今敦煌)以南。

·13世纪后期

元代蒙古豳王家族入驻统领撒里畏兀儿。

·明初

撒里畏兀儿随关外诸卫东迁入关(嘉峪关)。

·清康熙年间

清廷将撒里畏兀儿划分为“七族”。

·1953年10月

撒里畏兀儿改称裕固族。

·1954年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酒泉黄泥堡裕固族乡先后成立。

责任编辑 / 马赛屏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