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土司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0日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增刊 作者: 温春来 

标签:

在古代中国,多民族国家如何统一和治理?土司制度做出了重要实践。而要找一处土司制度的典范标本,凉山可谓是最佳选择。这里的土司制度延续时间最长,达700余年,与中国土司制度相始终;这里崇山峻岭、地形破碎,因而土司众多,品级乃至族属都不同,呈现出极其丰富的面貌。
图为凉山土司印,鲜红的印章,透出权力的威风。印章是朝廷命官的凭证,元代以来,印章也成为了凉山土司统治合法性的认证,昭示着各自的职衔与级别。以明代为例,土司职衔有文武之分,武职有从三品宣慰使、从四品宣抚使、从五品安抚使与招讨使、正六品长官司长官等;还有卫所土司职衔,如正三品土指挥所、正五品的千户所正千户等;文职土司则包括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
摄影/刘乾坤

有君长之地

土司制度的“绝佳标本”

过去进入凉山,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蜀道难。我曾分别从成都、广州去过西昌,飞机接近目的地时,犹如在山谷中飞行。群山扑面而来。掠过层层叠叠的大山,才看到了广阔平缓的坡地,坡地下面是细细长长的安宁河谷平原,凉山州首府西昌市就坐落在此。

飞机上的惊鸿一瞥,让我看到了历史时期进入此地的艰难。后来当我两次乘坐越野车向大小凉山腹地深入时,沿途跌宕起伏的山路,颇有些挑战人,让我对这一点愈发深信不疑。

责任编辑 / 马赛屏  图片编辑 / 魏嘉澍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