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不黄了?是真的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1日 文章出自:微信
黄河水真的变清了。
在人们的印象中,黄河一直以含沙量高著称。自高原山地飞驰而下,黄河裹挟大量泥沙,在入海口淤积造就了大片陆地。与此同时,黄河中游失去了大量的肥沃土地和水资源,下游及其相邻地区也频繁遭受洪水灾害。
黄河水是“黄”还是“清”,从古至今一直备受关注。如今,黄河真的不黄了。
黄河,为什么不黄了?
根据《2021中国河流泥沙公报》显示,黄河流域代表站(潼关)2021年实测输沙量仅有1.71亿吨,较多年黄河来沙均值9.21亿吨减少了82%左右。
黄河下游含沙量出现断崖式下跌,这主要归功于黄河治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统计数据表明,1999年之前,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大约是31.6%。2019年,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达到了约63.6%,翻了一倍还多。筑梯田、修堤坝,退耕还林还草,黄土高原变绿了,黄河水也逐渐变清了。
黄河,之前为何这么“黄”?
众所周知,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据资料统计,在治理黄河之前,黄河多年平均来沙量达16亿吨,如果将这些泥沙堆成宽、高各1米的土墙,长度可以绕地球27圈之多。黄河善淤、善决、善徙,这也是大家对黄河最基本的认知。
但如果来到兰州前的湟水入河口,你一定会大为震撼。来自源头的黄河水并不浑浊,水清澈湛蓝。在这里,湟水作为加入黄河的第一条高含沙量支流,使得黄河开始变得浑浊。
据统计,汇入黄河的支流中,来沙量最大的是泾河,年平均来沙量高达2.62亿吨,占到全河来沙量的16.1%,其次还有无定河、渭河(咸阳)、窟野河等众多来沙量大的支流。
因此九曲黄河万里沙,并不是黄河本来就黄。真正造就黄河变“黄”的原因主要还是一条条流自黄土高原裹泥带沙的支流汇入,黄河90%的泥沙均来自黄土高原。每逢暴雨,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量泥沙通过千沟万壑汇入黄河,黄河变得愈来愈黄。
特别是从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村之后,黄河进入了晋陕峡谷河段,这里是主要的产沙区。黄河在黄土高原上深切出晋陕峡谷,它造就了壶口、龙门的奇观,在这里承接大量泥沙,变成了真正的“黄”河。如果按照省区统计,流域内各省区以陕西省来沙量最多,约占全河沙量的41.7%。
黄河干流晋陕峡谷水量增大,泥沙量增加壶口现极为壮美的黄色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当黄河来到禹门口,这里是晋陕大峡谷的最南端,也是神话传说“鲤鱼跃龙门”的所在地。黄河摆脱峡谷山地的束缚,由两岸峭壁夹峙,突然变得一片平坦,河床也陡然变宽,流速也有所变缓,泥沙也开始积淀。
从桃花峪到入海口,流经768千米,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在黄河下游河道内,河床逐年升高,黄河下游也成为了世界上著名的悬河,河流决口频繁改道,有了“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模样,黄河中下游变得十分躁动。
千年之问:黄河之水哪里来?
黄河水不仅变清了,也相对变少了。根据黄河花园口站2000年以来实测,径流量数据相较前期减少了35%,这个数字已经相当惊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是黄河流域正面临的最大挑战。
黄河的水从哪里来?唐代诗人李白豪言:“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天上”的水,是如何汇集成滔滔大河的呢?
想象是美好的,但现实总是少了点浪漫。按照《中国国家地理》主编单之蔷老师的观点来说,河流并没有以一个固定的“点”为源头,“源头是人自己构造的出来的概念”。如果一定要给黄河之水追溯一个来源,让我们先把目光移向青藏高原上的一对“姊妹湖”。
一如地理学家们仍然在为长江正源是当曲、沱沱河还是楚玛尔河辩驳不休,关于黄河水的源头已经在这片区域争论了一千多年。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河出星宿海”“河出积石山”“重源伏流说”等关于黄河源头的说法层出不穷,积石山、阿尼玛卿山、约古宗列盆地等都曾被官方奉为黄河水之源。纵观不同时代,古代多以“河源唯远”为源头确定法则,同时也不乏地缘政治、神灵祭祀方面的考量。
黄河源的现代考察热点,主要聚焦在几条鄂陵湖以上的支流中。靠北的一条称为扎曲,很短,长度、流量、流域面积等都不及另外几条;最南边的多曲长度和水量尚可,但是从扎陵湖以下才汇入干流,未进入黄河源之争。
中间的靠南一条称卡日曲,最长;居中而且沿主流方向自西向东的另一条称玛曲,关于黄河源的争论主要发生在中源玛曲和卡日曲之间。
讨论黄河这样一条承载丰厚文化的河流,不能只关注自然数据而忽略人文的考量。
我们再拿长江举例:长江中源沱沱河,论长度、流量均不及南源当曲,但它的优势是与长江走向一致,并且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的冰川,所以在争论中常常胜出,被拥戴为正源。
黄河源也一样,南部的卡日曲虽然更长,但走向与主流不一致;玛曲的约古宗列曲发源于巴颜喀拉山主峰雅拉达泽山,河道顺直,且屹立在格尔木河、长江和黄河三大流域交汇之处,一山分三水更有意义,于是中源玛曲更愿意被认为是黄河的源头。
从1952年开始,黄河水利委员会多次组织黄河河源查勘队,对于玛曲和卡日曲的长度、流域面积和瞬时流量进行多次测量,最终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竖立河源标志。
在岁月的长河中,物换星移,沧海桑田,河流也有时令之变。一条河的河源、河口、水位在不同时期变化不定,与确定一个精准的坐标点为河源相比,将一片区域作为河流的源头反而是更“精确”的办法。
不论黄河的正源是玛曲,还是卡日曲,三条河所处的位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被称为约古宗列的盆地,已是大家公认的黄河发源地。这里有众多的小湖泊和涌泉,股股清流汇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一条蜿蜒的小河流。
从约古宗列出发,黄河又是如何从一涓细流成长为一条滔滔大河的呢?
黄河,何以成“河”?
一般来说,河流应该是一个不断汇集水量的过程,但黄河却很特殊。
黄河流域多年的平均天然径流量达490亿立方米,当河水来到兰州时,水量已达到317亿立方米,已经是黄河总水量的70%。
兰州以上流域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究竟是如何在1/3的流域面积积蓄如此浩大的水量呢?
回到源头,黄河开头即是巅峰。
发源自“中华水塔”的三江源拥有丰富的水源,卡日曲及约古宗列曲将其尽数收下,一路东行注入黄河源头两大姊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两大高原淡水湖泊总水储量约150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总水量的30%。湖面烟波浩淼,明澈秀丽,草原、水鸟、蓝天,一派诗情画意的旖旎风光。
其后鄂陵湖将湖水向东倾泄而出,黄河一路流走东去。从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多县,到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若尔盖县和红原县,以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这里是黄河源头面积最大的高寒湿地,又有众多河流汇入黄河。
黄河奔走了数百公里,来到阿尼玛卿山脉,这里拥有黄河流域最长最大的冰川。雄伟壮丽的阿尼玛卿雪山区,大约有十几座海拔超过5000米的雪峰,茫茫山岭之上,冰雪连绵,终年不化。黄河似乎想将其全部囊括,竟围绕阿尼玛卿山做了一个180°大转弯后,又掉头向西,主峰玛卿岗日就在黄河大拐弯的中央。
大拐弯不仅裹住了阿尼玛卿山,同时也来到若尔盖湿地,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区。若尔盖湿地约30万公顷,沼泽覆盖率达20~30%,白河、黑河蜿蜒曲折流淌在草原上,牛轭湖星罗棋布,风光无限。黄河来到此处,尽情吮吸着湿地涵养的水分,黄河也逐渐壮大起来。
靠着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动补给,黄河水量增长迅速。当来到甘肃后,又有大量支流汇入,发源于祁连山区的大通河、湟水等,南部发源于岷山的大夏河和洮河等,这些支流都在兰州以上河段先后汇入黄河,使得黄河水量骤然增多。
在特定时间,黄河径流量还会有降水带来的快速补给。2021年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发生严重的“华西秋雨”,黄河中下游出现秋汛洪水,干支流多个水文站出现了建站以来或近40~60年最大流量。
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是黄河流域降水最为充沛的地区,平均年降水量超过700mm。黄河干流全长258.8千米,集水面积达4.16平方公里,伊洛河和沁河径流汇入黄河,不仅是黄河的主要水源地区之一,也是下游洪水泛滥的来源。
就这样,黄河自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奔流而出,在川西与甘南交界处大拐弯折回北上,围绕阿尼玛卿山后朝向东北方,在中国北方大地画出大“几”字,蜿蜒流经高原、湿地、沙漠、峡谷、盆地、平原,最后再从大陆东侧汇入海洋。来自山岳冰川融水积蓄,沿途叉道江河汇入、湿地涵养,黄河在中华大地流走了上万年的历史。
黄河的“黄土”文化
中华文明离不开黄河,黄河文明离不开黄土,黄土文化离不开粟与陶。
从青藏高原一路劈山斩壑,黄河把世界上黄土堆积最深厚的高原——黄土高原,与东亚大陆文明历史最古老的平原紧紧地联接在一起。在黄河的搬运下,来自黄土高原的肥沃泥沙倾斜而出,经多次决口、改道,于河洛一带及下游不断建造河流阶地和冲积平原,给华夏先民提供了重要的生息繁衍基地。
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上的黄土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土质疏松,易于垦殖,具有易耕性、自肥性、土层深厚等种种特点,是远古时期最适合农业起源的土质。丰厚的自然禀赋加之长期的农业实践,逐渐使黄河文化成为一种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图为运城盐池
放眼古中国的经济版图,与西北辽阔草原的游牧狩猎经济和长江流域以稻作、渔採为农业方式的“水”文化相比,黄河的旱地粟作农业方式离不开“土”,粟和陶则是这种“黄土”文化的典型代表。
小麦、水稻和小米(粟)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增附刊》 2020年11月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出自唐代李绅的《悯农二首》,也反映了粟在当时农作中的重要位置。粟一般指谷子,即小米,在古汉语中也作为谷物或谷物的泛称。
中国的农业起源有两个独立发展的脉络,一个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南方稻作农业起源;另一个是沿黄河流域分布的北方旱作农业起源,所栽培的农作物主要有谷子(粟,小米)、糜子(黍,黄米)和大豆(菽)。
谷子和糜子这两种小米都起源于中国本土,对中国北方地区生长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在春播季节只要地墒好、能出苗,即便整个春季不下一滴雨,也能正常拔节和孕穗,坚持到夏天雨季的到来。
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统计,黄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76毫米,比全国平均水平(650毫米)低27%,不到长江流域的一半。谷子和糜子这种耐旱的农作物品种与干旱少雨的黄河流域再合适不过了。
因此,在中国北方的广大区域内,包括当时韩国所在的中原地区和秦国所在的关中平原,种植谷子和糜子这两种小米并不需要人工灌溉,仅依靠自然降水就足以获得好收成,这为黄河流域的居民解决了填饱肚子的难题。
黄土的特性,也利于挖洞聚居。加之远古时期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
“食”与“宿”两大问题都被黄土迎刃而解,黄河流域注定会称为孕育文明的摇篮。纵观中华文明的长河,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
黄河流域的炎帝、黄帝两大血缘氏族部族融合形成“华夏族”,直至今日,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依然称黄河为“母亲河”,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人类早期文明的诞生,对环境有着很高的依赖度,而陶器的诞生更是与定居生活、农耕经济的产生密不可分。黄河夹杂着泥沙,在黄土高原上奔流而过,孕育了繁盛的农业文明,也带来了适宜制作彩陶的黄色土壤。
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认为彩陶文明与黄土地带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黄土中的粘土略带碱性,较之酸性的红色粘土更适合制作浅色的精致陶器,便于绘制彩色花纹。
距今6000年左右的庙底沟式彩陶,在鲜艳的红陶器上绘制出红黑对比强烈的圆点、勾叶、三角纹黑彩,奠定了古老中国色彩审美的基调;以通体施彩而著称的马家窑彩陶,恣意旋转的线条勾画出的连续漩涡状花纹,其繁复的纹饰和流畅的笔触,代表着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的巅峰。
这种漩涡状花纹并非偶然,其中也包含着地理的必然。出于最基本生活的需要,人类早期的聚落都是临水而建,所以对于“水”的关注与膜拜萌发了人们对“水”的敬畏,又很自然地被融入到了彩陶纹饰的创作中,便产生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漩涡纹”。
黄河,作为古都众多的流域地区,是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最丰富的地区,更是重大考古发现次数最多的区域。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黄河拐弯地带,更是我国文物遗存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
参考文献
[1]安作璋,王克奇.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J].文史哲,1992(04):3-13.
[2]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概况.黄河流域的降水量是多少?黄河发源于哪里?黄河网.2011年08月14日
[3]单之蔷.大河本无源.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3月
[4]陈维达.黄河:在历史与现实间徘徊.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3月
[5]萧春雷.黄河问源 是地理探险,也是人文追问.中国国家地理增附刊.2016年8月
[6]木木.钦定黄河源:乾隆皇帝的文化工程.中华遗产.2021年7月
[7]陈隆文.黄土、黄河、黄种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国家地理增附刊.2020年11月
[8]庞雅.彩陶猜想.中华遗产.2012年4月
[9]赵志军.小麦 秦统一天下的力量.中华遗产.2010年1月
[10]袁蓉荪.根系黄河 在黄河畔找寻中国文明的主干.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10月
[11]王国庆.黄河流域水源涵养区界定[J].水文,2022,42(02):65.
[12]张红武,李振山,安催花,方红卫,黄河清,戴文鸿.黄河下游河道与滩区治理研究的趋势与进展[J].人民黄河,2016,38(12):1-10+23.
[13]王国庆. 气候变化对黄河中游水文水资源影响的关键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6.
[14]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气象科技资料,1973(S1):2-23.DOI:10.19517/j.1671-6345.1973.s1.001.
[15]中国河流泥沙公报.2021,水利部编著.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2.6
编辑:〇〇、广平
设计:巍巍
图片:视觉中国、图虫
本文感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黄河清老师的支持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曾原爱
- 初来乍到,第一次进入中国国家地理网。该篇新闻就吸引到我,对于黄河,我了解得并不是很透彻。只知道其是中国的主要河流,且因其含沙量高且呈现黄色而得名黄河。该篇新闻对黄河含沙量减少的剖析带我认识到黄河流域周遭的生态环境正在国家的治理下越变越好,以及黄河作为孕育文明的摇篮,推动了中国传统手艺和工艺的诞生与演变。 -四川农业大学学子
awz707 赞同老龍
晋伟游记
班长
木南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