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非遗 走入民间的拉萨手工艺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3日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增刊 作者: 周伟
标签:
从吐蕃时代开始,拉萨就逐渐成为西藏政治、宗教和文化的中心,很多手工业者从各地来到拉萨及周边,为寺院和贵族阶层提供服务。旧拉萨的文化主要由寺院与贵族主导,许多传统手工艺据说都由僧人创始和传习。而今,则有越来越多的普通劳动者成为传承人,将这些技艺延续和传播。随着拉萨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藏文化的传播,古老的手工艺也获得了新生。一双双巧手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拾起、传承,令其绽放出新的光彩。

一双双灵巧的手,塑造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拉萨多有传承。图中,一位巧匠正在雕刻木质工艺品,木雕是拉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建筑、家具和其他各类装饰品上都有广泛应用。
布制面具:随舞蹈而兴起的独特艺术
拉萨河畔的达孜区内,有一处幽静的藏式小院,院子里有两块篱笆围起来的花圃,阳光下绿草如茵,野花灿烂开放。篱笆墙边,一位师傅正在给藏戏面具用咖啡色的“泥”进行修饰。屋里的几个工匠,或制作泥模,或给脱了胎的面具刷上白底,最年轻的那个正在给白底面具上色彩。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