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周农场 老知青的拉萨故事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2日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增刊 作者: 陈志文
标签:
2016年,我第一次来到拉萨城区北部的林周农场旧址,几栋砖房被粉刷成了颇有藏式民居风格的白色。当我走进这些房子时,才发现这些房舍既有影剧院,又有宿舍,还有集体活动房。当时,旧址正在被改建成林周农场博物馆,看着一幅幅珍贵的黑白历史图片和一栋栋几十年前的房舍,我的思绪不由得飞回到了几十年前,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成为了众多老支边、老知青以及援藏干部们的青春记忆。现在的林周农场默默地讲述着那些老知青的故事。

开荒生产、自力更生:十八军开辟八一农场
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跋涉,和平抵达拉萨。从那时起,西藏开启了一个新时代。西藏和平解放后不久,当时的军政首长就意识到一场更大的困难正在来临。百姓饥荒严重,部队补给困难等问题接踵而至。“养活自己”成了驻藏部队的首要任务。当年,时任西南军区政委的邓小平在为十八军下达进藏命令的同时,就嘱咐十八军政委谭冠三等人,要清晰理解“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的十二字方针,只有这样,才能进得了藏、站得住脚。谭冠三等军政首长很好地执行了任务,在以和平方式顺利进驻拉萨之后,除了全力戍边,解决军队的补给以及改善藏族人民生活的任务就成了他们首要面临的难题。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