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守护家国两千年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13日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网
标签: 资讯
跌宕群山地,蕴藏天地大美,山河壮阔。
苍翠森林外,东流绿水汤汤,润泽京畿。
历史幽微处,绵延家国记忆,厚重深远。
农牧交错中,富集多元文化,光华闪耀。

这是一片隐秘的土地 群山跌宕处,紫塞出霞城
她紧邻北京,却深藏在燕山山脉之中,
有大美山河而少为世人所知。
这就是河北赤城。

起伏的山峦遍布全境,地质奇观遍布,
俨然一座立体的地质公园。
这里有拔地而起的 40 里长嵯雄峙天地间、
冰山梁大石嶙峋、海陀山云雾缭绕、
“关外第一泉”寒谷温泉四季水汽氤氲,
白河、黑河如叶脉般贯穿全境,
最终汇入密云水库,成为北京重要的水源地。





这是一片厚重的土地 边关故道 历史烽烟
赤城南依北京、北临内蒙古高原,
处于中国地理历史上最重要的农牧交错带上,
是京城北部重要的屏障。
长城延绵,串联起密布的烽燧、敌楼、城堡。
今天,赤城的山川沟壑之间仍存留着
679里的长城、852 座烽燧、22个屯兵堡垒,
残墙断壁傲然屹立,
构成一幅幅真实、雄阔的边关画卷。

曾经,29000余名将士在这里扣弦北望,
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铁骑、守卫京畿。
自最早的燕国长城算起,这里 2000 余年来
演绎过无数精忠报国的热血传奇。
遥想曾经的金戈铁马、铁血往事,
这座边塞重镇的热血忠魂令人高山仰止。



这是一片绚烂的土地 边塞长风 淳朴乡韵
地处中原通往草原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
这里汇集形成了多元文化的聚合,
从山戎,到鲜卑、契丹、蒙古等游牧文化,
数千年时光中,多民族融合来来往往,
南北方文化融合演进、和谐共存。
家国、征战、互市、边塞、乡土……
多元元素汇聚,演绎独特风情。



这是一片淳朴的土地 人文传承 风物塞北
今天,赤城依旧保有淳朴乡韵,滋味厚重。
从古老村落到现代的城市,人们脸上
充溢着发自心底的微笑,热情而温暖。
农人忙碌在祖祖辈辈耕作的土地上,
从平阔农田到山间林地,
这里出产燕麦、土豆、 蘑菇等
纯净自然的农产品。




这是中国北方最为典型的乡村,
风貌古朴、令人亲近,
山水之间、松竹之下,荷锄戴月、把酒桑麻,
古老的田园牧歌式的景象比比皆是。
在飞速发展的今天,这里依旧是一处净土。
游人至此,自然而然地能感受到坦然、安心。


这是一片绿色的土地 京畿水源地 首都后花园
赤城地处燕山余脉,群山起伏,
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 40 年来,
大面积植树造林和涵养水土,
使得赤城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3.87%,
遍山葱郁、绿水含波、山川秀美。
在今天,她是
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
水源、森林、空气
是赤城最具吸引力的生态名片,
共同造就了名副其实的“北京后花园”。


古老的赤城,
在 2000 余年的历史时光中,
戍边将士枕戈待旦、佑护京畿和中原,
今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
佑护京津冀的新的长城。

时光荏苒,赤城的土地上,
过去和今天在这里相遇,
游牧和农耕在这里融会,
自然和文化在这里共生,
青山和绿水在这里交织,
淳朴和现代在这里和谐,
隐秘和大美在这里并存……
赤诚之地,赤子之心,绵延千年。
这里,是赤城。
供图:赤城县委宣传部 等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