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姚古镇
喀斯特峰林里遗落的千年诗集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3日 文章出自: 作者: 覃妮娜
民从乐处切瞻依
这是黄姚古镇的迎秀街,街名取自迎接秀才归来之意。黄姚历史上人才辈出,根据贺州《昭平县志》记载,清朝时期的黄姚一共出了11位举人、7位进士和3位知府。摄影/赵福珠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昭平县的东北部,距离桂林约200公里,是一个现存完好的明清古镇。这里是南岭的余脉所在,遍布岩溶洼地、峰林和峰丛,古镇面积约4平方公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黄姚是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镇,发祥于宋朝年间,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鼎盛于清朝乾隆年间。由于黄姚四面皆山,易守难攻,而且交通不便,所以村镇处于半封闭状态,使得古老的民居、众多的文物得以保存。
黄姚古镇在姚江西岸,宝珠江南岸,兴宁河北岸。倚仗三条自然河道的围护,在三河之间形成的高地上,建起一座街道分布如龟背的市镇。曲折环流形态的河流,是风水学上最推崇的冠带水,且水的出口在东南方向,更是符合风水学水向东南去的要求。
一方共乐答鸿恩
黄姚古镇有东西南北四道城门,城门都很袖珍,透露着黄姚人的朴实,不讲排场,只求一方宁静生活。进出城门的古道是用青石板铺就的,历经岁月洗礼,散发出幽远的微光,述说着久远的故事。图为北门三星楼。摄影/钟伟
位于广西贺州市昭平县的黄姚古镇,静卧于一条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萌渚岭古道上。这里是南岭的余脉所在,遍布岩溶洼地、峰林和峰丛,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2013年春节,在阅读了大量关于黄姚的书籍史册后,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向往,扔下书,前往黄姚,去感受这个文人笔下诗意的千年古镇。
在服务站处理完车子的故障,起程时已暮色四沉。从梧州前往黄姚的高速路上,隧道一个接着一个,那些曾经在地图上无数次看到的地名,一个个扑面而来。我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般从中穿行,想象着千年的古道,此刻就在车轮之下。循着马蹄声、桨橹声,我星夜兼程地赶往黄姚。
走进黄姚:千年古道孕明珠
从东潭山向东远眺,只见群峰如波浪一般起伏,绵延不绝。在江河环绕的峰林间,隐约可见一片青瓦相连的民居聚落,那便是黄姚古镇。
古镇面积约4平方公里,街巷是青一色的石板路,串起300多幢错落有致、风格各异的古民居。除了这些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古镇里还有十多处亭台楼阁和20多座寺观祠庙。当地居民钟爱楹联,现在仍保存有上百的古代匾额和楹联。为什么一个小小古镇竟会有如此规模的明清建筑?古道又是从何而来呢?
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原后,曾分五路下南岭。其中有一路是从湖南省道县到江华县,越过萌渚岭后分为两条,一条是在广西富川县走水路沿西江进入广东;另一条是向南,从黄姚坐船进入梧州,逆西江各支流到达广西各地。
唐代以后,岭南成为官员左迁(被贬)的中转站,其中很重要的一条路线就是由黄姚经藤县,顺南流江出海至琼州(今海南省)。这些古道上曾建有接官亭,历代远贬岭南或琼州的官员,一路不断回望故土,感伤际遇。翻开官员的日记或诗集,遭贬的事由和心情可能各异,但南下的路途是一致的—在穿越黄姚那条石板路上,他们边走边吟,撒落了一地诗篇。
宋末,蒙古骑兵南下,被坚守的宋将马墍挡在桂林北面的严关之外。最后,蒙古骑兵另派一军从南边攻入桂林城,当时走的或许就是穿过黄姚的这条古道。
明代时,《殿粤要纂》记载它还是驻军之地黄窑营,到清代《昭平县图》的记载,它已经发展成了以商业为主的黄姚埠。从北方南下的马帮,翻越萌渚岭,马蹄踩着黄姚戏台锣鼓的节奏,精神抖擞地穿城而过。从西江来的商船,过封开、梧州,在马江镇溯姚江北上,沿着碧绿平阔的水面,进入黄姚。陆路和水路的商品交易后,再各行其道返回。
如若从公元前221年秦兵南下算起,经由黄姚的古道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黄姚也终因位置的便利,成为重要的商贾汇聚之地,从一个驿站发展成为一个城镇。鼎盛时期修建的古建筑,让后人得以依稀感受到这里昔日的熙攘与繁华。
风水格局:水如罗带山如屏
有人说黄姚古镇是按照九宫八卦的原理建造的,其中蕴含了很多风水原理。一向爱寻根问底的我,很想看看在喀斯特峰林盆地里,怎样能设计出“八卦城”?
开车的司机听说我想看黄姚古镇的全貌,主动告诉我,观看全景最好的地方是隔江山顶。虽然有心理准备,我还是费尽体力才勉强爬上山顶。站在隔江山上,眼前的黄姚古镇周边群山耸立。酒壶、真武、鸡公、叠螺、隔江、天马、天堂、牛岩、关刀等九座山峰环绕古镇,这样的地势被黄姚人骄傲地称为“九龙聚穴”。九座山峰中最为尊贵的是位于东北方的真武山,黄姚人认为背枕“龙脉”,能“人杰地灵、财富民兴”。
黄姚地处姚江西岸、宝珠江南岸、兴宁河北岸,景色秀美,古人便在这三江之间的高地上建起了一座街道布局如龟背纹样的市镇。姚江由东而来,收纳了宝珠江后转向南,在古镇中心画了一个形似“S”形的河道,这就是此地八卦之说的来历。风水学上认为水能储气、聚财,三江环绕,形似八卦,能带来财气。曲折环流形态的河流,是风水学上最推崇的冠带水,且水的出口在东南方,更是符合风水学中水向东南去的说法。从科学的角度看,弯曲的水流平缓,便于生活取水,同时也利于水上交通。
黄姚的街道,每过五六十米就会有一个转弯挡住你的视线,几乎没有超过一百米的直道。虽然街道的布局看起来很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但我也有些好奇,有的地方似乎并不是因为地形的限制,而是特意设计成弯道,这又是为什么呢?
后来我查阅了有关中国古代风水的书籍,原来古人讲究“好回旋忌直冲”。古人认为道路直对宅门是“冲”,为凶。如果房子对着大路,不能藏风聚气为不吉,所以有了黄姚兜兜转转的街巷,古镇的宅院也都在路的侧面或是在转弯后设门。
这里没有我们常见的十字路口,所有的路口都是“丁”字形,沿着每个丁字路口走下去,都能通过一个环道,回到主干道。这样的道路,对于不熟悉古镇结构的人来说,完全就是一个迷宫,但却能对居民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民从乐处切瞻依
黄姚自古以来就有咏怀抒情、撰写楹联的传统,在黄姚的亭、祠、庙等建筑上,还存留有古代楹联数十幅。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张贴春联,有的是古联新写,有的是新人撰书。图为一处民居的内庭,从正门到过厅的廊柱上,都贴着寓意吉祥的春联,与古老的建筑相映成趣,折射出传统文化之光。摄影/钟伟
枌榆景在忆遗风
图为古镇有名的五口井,它是当地居民的水源地。方形井是出水口,为饮用水,从这个池子往下,水流次第经过洗菜、牲畜饮用和洗衣几处池子。古井设计巧妙合理,至今仍在使用,并成为居民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摄影/张小宁
防御布局:山川的庇护与自我营造
依山傍水的黄姚,住、防两宜。由于镇外田少地贵,于是不管大户小户都沿着江两岸聚在镇内。山脚下地形狭窄、高低不平,又遍布石头,黄姚人就依山就势,将房子层层地建在石坡上。古镇里最具代表性的清代建筑“司马第”,就是建在狭促的石台上,沿着地势递进。黄姚人将这种台阶式的庭院称为“步步高升”。
历史上黄姚也曾建有城墙,自西边的接龙社起到油炸铺有500米,是现存最长的一段城墙。东门楼北段的城墙已经破烂不堪,夹杂在民居之间难以辨认,而南侧则是至今唯一完整的一段城墙。若是在路中间见到一座两层建筑的门楼,这就是古城门了。城门上层用于守望,下层通行,有内外两道门,外层是坚固的樟木板门,内层则是圆形的杉木栅门。门出乎意料地窄小,仅能两人并行,军队不能鱼贯而入,防御功能也因此而加强。
除了城门,以前黄姚的主街道上还有30多道闸门,设在街与街的交接处。闸门的作用是防御外敌或拦截盗贼,一旦有入侵者,将闸门放下,盗贼则成了瓮中之鳖,居民可以分段攻防。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盗贼众多,那闸门里的居民不也成了案板上的肉吗?对于这样的风险,黄姚人也早有对策。古镇的宅院在设计时,临街的外墙相连,而院内毗邻的墙上设有小门。当闸门落下、外门锁闭时,街道成为一个封闭的区域,但院内仍相连,人们可以从容地聚而攻贼,妇孺也可以频繁地变换躲避地点。
郭家大院就是这类建筑的典型。前厅和主宅间有一庭院,庭院两侧各有一圆形拱门。拱门的门头上安有隐蔽的木质防盗插,门两边还安装了木柱,防止盗贼挖墙而入。这样设计巧妙、严谨的建筑,是一种宗族聚居、联合防御的优秀范例。
黄姚不但是古代躲避战乱的世外桃源,在抗日战争时期,位置的隐秘使它成为众多文化名人的庇护所,这其中就有钱兴、欧阳予倩、千家驹、张锡昌等一批知名人士。廖仲恺先生的夫人何香凝,也曾来到黄姚,在这里坚持开展抗日活动。
背山临水的黄姚,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一处宜居宝地。而城门、闸门、宅门、墙门,则是黄姚人坚守家园的智慧成果。
德敷万民庆同安
古镇的带龙桥是祭祀人群的必经之地。人潮涌动,气氛热烈,这样原滋原味的民俗活动,完好地存留于黄姚古老的街桥之间。摄影/何发清
柚子灯节:黄姚人独有的节日
在华夏文明的传统中,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通常要祭祀祖先。我的家乡桂林把中元节叫“七月半”,每到节前大人们就不让小孩子靠近水边,吓唬孩子说水里的鬼会出来找替身,所以孩子们都特别害怕这个节日。而在黄姚,当地居民却是过柚子灯节,在中元节的前一天扎彩船、做柚子灯祭祀河神。
听说柚子灯节祭的是水神,我特意赶到镇上去体验。节日的那天早晨,镇上的人家开始挂灯笼。我沿着街巷到处走,前面路口接连闪过两个挑担人,箩筐里装着的是满满的柚子。我赶忙追过问:“是去做柚子灯的吗?”埋头快走的男子响亮地答了一句:“是喽!”我跟着两个挑担人一直到兴宁祠前,几个村民正用细竹片做支架,形似老式鱼骨天线,三四米长的支架做了七八个,听说上面要扎108个柚子灯。一转眼的工夫,几十个柚子已全部被“革去了顶戴”,露出白色的瓤。手脚麻利的村民将它们三个一排,串在“竹排”上,然后用一卷红色尼龙绳把它们连在一起。
黄姚的柚子灯节怎么来的呢?主持扎灯的老者说:传说是黄姚古时常受水患,每年都要以人头祀河神和冤鬼,后来慢慢演化成用柚子代替人头。黄姚地处盆地中低海拔位置,因而每次大雨或洪水,就成为水流汇集的地方。随意翻开《昭平县志》,里面对于黄姚水灾的记载比比皆是。
到了下午,镇子里的各个神邸都很热闹。人们以户为单位,三三两两地提着丰富的供品,四处祭拜。街上的灯不知何时亮起,四邻八乡的人群和夜色一起涌进了巷子里。最先喧哗的是孩子们,心急地丢下碗筷,呼朋唤友地往河边跑去。此时,姚江两岸已聚满了祭祀的人群。
锣鼓和鞭炮宣告放灯活动的开始,几个年轻人将一条彩船放入河中,接着是那条几十米长,点上了108只灯的“柚子排”。
令我诧异的是,黄姚的柚子灯节,完全没有肃穆的气氛,也不忌讳水。只见男人们争先恐后地跳下姚江,对水里的鬼神毫无顾忌。弯弯曲曲的姚江灯火通明,水中男人们的身躯清晰可见。灯火和水花,沸腾了江水,喜乐了两岸的人们。水中的队伍自宝珠观沿河而下,在兴宁祠前上岸。一位长者念诵祷词,祈求黄姚风调雨顺,幸福安康。集体祭神的仪式结束后,孩子们一拥而上,将柚子河灯分抢一空。举着柚子灯的孩子们则趾高气扬,似乎拿着的不是柚子,而是河神的护身符。
丰富楹联:诗意耕读的美好画卷
黄姚四面环山,布局紧凑,众多的祠庙沿河而建,虽不宏伟壮观,却是小巧玲珑。大多数祠庙形似亭子,三面通透,光滑的雕花石板上供着新燃的香。亭柱的楹联上刻有“珠水横襟无限碧,武峰隔岸有余青”。
我穿城而过,一路上与那些曾在书上反复熟读的古桥、寺庙、门楼、亭阁相逢,倍感亲切。史书上对黄姚的记载,多停留在它繁盛的商业地位,但随处可见的楹联里,却昭示着另一种让人向往的优雅意境。
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兴宁祠,地处一座石拱桥的桥头,看起来更像一个路亭。兴宁祠檐上,有一副非常小的楹联,仅有0.6米高,0.05米宽,镌刻的是“百鸟枝头歌胜日,万民得泽乐绕天”。为什么会有这么“迷你”的楹联呢?史料记载,从清康熙至光绪年间黄姚共出了11名举人,每日聚在一起品茶、吟诗。于是,为了安置文人们满腹的诗文佳句,祠庙的楹联里,无处不写有这些颂唱黄姚的华美词句。
东门建于清初,门上的楹联很长,有点绕口,我按自己的理解给它断了句:“川达三江,直绕遇珠水姚江,雄吞西域;楼成五凤,特耸出螺峰文峡,关键东门。”珠水姚江、螺峰文峡都是黄姚的山水,意思是河虽小却能汇大江,山不高却能踞雄关。联文里的意境远远超越了小小的门楼。
黄姚的祠堂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黄姚八大姓,共建有11座宗祠,有梁氏家族的郎官第、莫氏家族的司马第、“宗开渤海,祠镇珠江”的吴氏宗祠等。每一座门楼上雕刻的楹联,每一座祠庙里张挂的匾额,少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功利,更多的是“天有仙山留过客,然无画舫接来人”那种身居世外的怡然自得。
流连于黄姚的宁静,我在古镇里漫无目的地穿行,脚下的青石板如镜子般光滑,照见时光留下的痕迹。
有人说黄姚像一本千年的诗集,需要细细品味。淡去了千里拓荒的凄凉、乱世群雄的纷争,面对时代的更迭,黄姚人选择了生活在这幅清灵俊秀的山水画图里。横穿古镇出西门,黄姚给我的印象早已刻在门上:“四面云山皆入画,一天风月最宜人。”
双虹飞度蟹为邻
龙爪榕是黄姚的一大特色景观,因其枝干倒垂下来形似龙爪而得名。这株龙爪榕已有850多年的树龄了,枝干早已枯萎,被许多寄生藤以及气根紧紧缠绕包裹,它是古镇里最古老的一棵榕树。摄影/刘乾坤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