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次航拍峨眉 换个角度看巴蜀名山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8日 文章出自: 作者: 杨博 

标签:

峨眉山是人们熟悉的一处佛教圣地,也是一座在地质构造上极为独特的山脉——它是一座典型断块山,山顶似一张倾斜的桌面,表面被一层厚达400多米的玄武岩所覆盖。由于一年中有300多天被云雾笼罩,因此对众多匆匆过客来说,很少有人能清晰目睹这座佛教名山的整体面貌。从1995年开始,20多年中,摄影家田捷砚乘坐直升机,96次航拍峨眉山,为我们带来了不同视角下的圣山雄姿……
被茫茫云海包围的峨眉山,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航空母舰
茫茫云海中,以断块山造型著称的峨眉山傲然挺立,鹤立鸡群,犹如一艘在汪洋大海中乘风破浪的航空母舰。本刊特约摄影师田捷砚曾96次乘坐直升机航拍峨眉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从空中欣赏这座佛教名山的新视角。在一年中,峨眉山山顶平均有300多天被云雾笼罩,因此很少有人能欣赏或拍摄到峨眉山的全貌。田捷砚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季节航拍了峨眉山,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

摄影家田捷砚96次航拍峨眉山的意义何在?

关于峨眉山,人们早就耳熟能详了。峨眉山海拔3099米,孤峰矗立,绝壁临天。据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此山的得名是因为“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峨眉山耸立在四川盆地边缘,周围无一山能与之争高,所谓“两山相峙,如蛾眉焉”,现在看来就有失偏颇了。清末民初,号称“晚清第一词人”的四川大儒赵熙,曾对峨眉山的得名发表了见解:“是山当涐水之眉,眉者,湄也,以水得名。向称两山相对如蛾眉,欺德也。”他认为,峨眉山因山在大渡河(古称涐水)的水滨而得名,是从最初的“涐湄山”演变而来。

明万历年间,妙峰禅师在峨眉山顶兴建铜殿一座。每当朝阳拂临,峨眉山顶流光夺目,从此被赋以“金顶”一名,而金顶也成为该山最壮观的天然观景平台。这个大平台之上,金刚嘴、舍身崖、睹光台、修心台等,组成了一个佛教意向中的“极乐世界”。

责任编辑 / 刘乾坤  图片编辑 / 王宁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