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太姥山文化旅游节开幕在即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6日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网
由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福建省宁德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宁德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福建省福鼎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七届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暨第十届太姥山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即将在9月28日拉开帷幕,活动持续至9月30日。
本届文化旅游节由开幕式,招商推介与项目签约会,文艺、民俗表演暨景观展示,美食展示展销,旅游商品展销,福鼎白茶展示,福鼎文化艺术展示以及旅游活动共8个板块活动组成。
“新发现之旅”媒体考察采风活动作为此次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由福鼎市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和中国旅游大媒体联盟邀请国家主流媒体走进福鼎,走进太姥山,感受山海奇观、特色人文、丰富物产。
海上仙都-福鼎太姥山
太姥山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点、台湾海峡西岸,地处福建省东北部的福鼎市,与浙江省温州市毗邻,北临温州94公里、南距福州220公里,雄峙于东海之滨,山海相依、傲岸秀拔,素有“山海大观”之称。
传说东海诸仙常年聚会于此,故又有“海上仙都”的美誉。太姥山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包容了山岳峰崖、溪潭瀑布、山顶泉湖、海洋列岛、海滨沙滩、江南民居、畲寨风情等,浑然天成,美不可言,有着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国家自然遗产等品牌盛誉。
太姥山是闽越文化的交汇地,历史上与武夷山、雁荡山并称闽越三大名山。太姥娘娘是闽中人类的始祖母,为闽越最早的女神。宋淳熙《三山志》引汉王烈《蟠桃记》载:“太姥,尧时人。种蓝为业,家于路旁,往来者不吝给之。有道士尝就求浆,母饮以谬。道士奇之,乃授以九转丹砂之法。服之,七月七日,乘九色龙马而仙。后人改‘母’为‘姥’,因名太姥山”。
太姥山形成于燕山晚期,是一处以花岗岩峰林岩洞为特色,融山、海、川、岛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汇聚了太姥山岳、晴川海滨、九鲤溪瀑、福瑶列岛等自然奇观和畲族风情、佛踪道迹、民居古堡、茶乡体验等人文景观,每一处都可独立成景,相互间却又交相辉映,同一旅游时空,既能观山,又能探海,资源丰富,风光撩人,在中国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上,太姥山是惟一一处以自然风光著称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堪称中国海边最美的山。
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嵛山岛
此次采风考察团乘船前往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之一嵛山岛进行考察,嵛山岛由大嵛山,鸳鸯礁,鸟岛等13个岛屿组成,为闽东第一大岛。岛上海蚀地貌形态奇异,风光旖旎,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尤其清澈静溢的天湖和无边无垠的草场,构筑了“岛国天山”“南国北疆”的意境。
此外,日出、夕照、霞光、雾岚、渔舟帆影、晨昏之间天光海色变化莫测;夜间更是涛声跌宕,银鳞起伏,仿佛梦幻仙境。山、湖、草、海尽在此浓缩,2006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之一。
嵛山岛属于福瑶列岛景区之一,福瑶列岛景区还包括台山岛以及海岸风光资源等。
台山岛,由西台、东台等15个岛屿和22个岩礁组成,为福建省有人居住的离大陆最远的海岛。孤傲,绝美,生态,被世人誉为中国东南海域上的如梦如幻世外桃源和闽东的“北非海景”。
这里的海域澄澈透亮,几无污染;这里的景致风光旖旎,风情万种;这里的人文底蕴深厚;这里的物产丰富诱人。若是登岛,放眼所及,尽是浩瀚无垠的蔚蓝海面点缀着形态各异的大小岛礁和依稀可见的点点帆影,环顾周围,奇特的海蚀地貌景致,比比皆是。
晨眺海上日出,夜听拍岸海涛,则让人超凡脱俗,心驰神往,加之野生厚壳贻贝、真鲷、石斑等名贵海鲜,造就了一处融碧海、蓝天、罅岩、奇礁、幽洞、海鲜于一体,备受摄影家、垂钓迷、背包友及游客亲睐的“海上公园”。
旅游兴市 做强做大“山海”品牌
近些年,福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把“旅游兴市”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坚持以太姥山为龙头,整合丰富独特的山海资源、休闲资源、人文资源、城市资源,做强做大“山”的品牌,做活做足“海”的文章,致力建设国内一流的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形成了以太姥山岳景区为核心,牛郎岗、小白鹭、嵛山岛、赤溪、翠郊古民居等景点以及乡村旅游为依托的观光休闲旅游产品体系。随着景区开发、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的快速进展,太姥山的旅游环境、外部形象和服务条件明显改善,成为具有多种旅游功能、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
2016年1-12月,全市累计接待游客576.1万人次,同比增长20.3%,旅游收入29.77亿元,同比增长23.0%。1-6月份,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83.3万人次,同比增长18.2%,旅游收入19.61亿元,同比增长20.1%。
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相关领导介绍,今后将以营销为重点,积极拓展旅游客源市场。按照“稳近拓远、固老培新、清晰形象、贴近市场”的营销思路,加大宣传营销投入,出台营销激励政策,创新宣传营销理念,积极拓展动车沿线及长三角、珠三角和内陆地区的客源市场,以促进旅游客源市场的培育、拓展。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