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洞十三寨”款会,神秘的黔东南侗族风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9日 文章出自:用户投稿 作者: 王新娜 

标签: 黎平县   风土人情   人文照片   纪实照片   

2015年10月25日,是黔东南黎平侗寨的传统“甲戌节”,也是这一年“十洞十三寨”款会举办的大日子。而我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要从258年前,清朝乾隆年间说起……
立于乾隆二十二年的款约石碑,竹坪村。

讲故事之前,简单介绍一下“款”。它是侗族社会历史上建立的以地缘和亲缘为纽带的寨子、村落间通过盟誓与约法而建立起来的带有区域行政与军事防御性质的联盟,是侗族古老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

在大清二十二年,黔东南黎平县的13个寨子(其中有一个是苗寨),以维护地方治安与稳定为目的,就建立了一个“款”。至今,记录款约的石碑仍矗立在岩洞镇竹坪村中。

在25日款会的前一天,笔者专门前往竹坪村,虽说它并不是字迹绝美的书法作品,但历史价值不容小觑。碑上究竟写了什么内容呢?现记录如下:

“今天下承平日久,屯寨雜處,女织男耕,熙熙攘攘,均沾皇恩昇平之世。如無数年来,有無知之棍徒,约济两三人,一入其寨,或偷牛盗禾,或挖墙穿壁,或盗鸡鸭,或盗猪羊,受害無休。兹我衆寨商議,立禁款禁,以安地方事。如有偷盗拿獲者,通歷衆寨,捆绑款上,立即打死。一不许赴官,二不许動凶,三不许隐匿抗違。如有三查一同治罪,立此款禁。”

立款的十三个寨子为“竹坪、薪洞、岩洞、朋岩、述洞、己炭、同关、宰拱、平吝、迷洞、四寨、坑洞、山洞”。

竹坪村的寨老在介绍款约内容。

听寨老介绍,这方碑在文化大革命时曾被用来砌堡坎,甚至埋于河道中,后因村民去河边搬石头修牛棚,才得以发现。

而从立下款约之后,大山里的这十三个寨子,每年都会举办款会,由一个寨子做“主寨”,大家聚在一起祭祀祖先、对歌、举办各类活动。到了21世纪,款会得到了政府的重视。现已将每年的“款会”发展成了当地的旅游特色,从11年开始,先后在三龙、四寨、竹坪、述洞举办。而今年的款会,主办方轮到了铜关村。

款会中着盛装的侗族姑娘们。

每年的款会,都会有一个主题,由主办方挑选活动的日期。今年铜关选择的是“甲戌节”。这本身也是当地侗族人民每年都过的节日,一般是在秋收后的甲戌日。大家一起祭拜祖先,庆祝丰收。传说黎平吴姓的侗族祖先,顺着都柳江逆流而上,就是在甲戌日这一天来到这里,安家落寨的。

鼓楼中点燃篝火,人们围坐在一起唱歌。
统一的绑腿,格外好看。

今年十洞十三寨的款会,活动从24日晚上就开始了。十三个寨子的歌队在铜关村鼓楼集合,行歌坐月,鼓楼对歌。那一晚,真正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侗家“歌声的海洋”,现场十分震撼。

夜里12点,鼓楼外依然没有散去的歌队和观众。

夜深了,人们一直没有散去,直到过了午夜,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夜里12点半,唱完歌的歌师们在大寨食堂分享糯米稀饭。

各村的歌队成员们聚集在铜关村大寨食堂,每人享用一晚香甜的糯米稀饭,润喉又暖胃。

款会当天早上,村支书在包头巾。

第二天,就是款会的重要日子了。一早,大家盛装打扮,在鼓楼集合,组队前往“萨坛”(萨岁是侗族崇拜的保护神),准备游行和祭祀活动。

13个寨子先是围绕萨坛,顺时针转圈,边行边唱,后绕村庄一圈,回到鼓楼。

前往萨坛前,每一个人都要蘸取一种水品尝(名称待考证)。
每个村庄,都会有自己的寨旗。
队伍行进的间隙,自拍的侗族姑娘。
顺时针围绕萨坛的人们。
队首的人撑着红伞,代表“萨”。

游行队伍的最前面是主办村寨——铜关村,后面的寨子按照传统依次排列(目测正是按照款碑上的顺序)。而站在队首的人,手里拿着一把半开的红伞,代表“萨”,他神情端庄,也不说话,带领队伍慢慢往前走。

维稳的警察同志与行进中的队伍。

在游行中,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就是这位站得笔直,维持秩序的警察同志。他们的辛劳付出,也是维护活动顺利开展的的有力保障。

游行结束后,各村队伍陆续回到鼓楼。
鼓楼外等待的人们。
宣读侗款的寨老。

13个寨子的游行队伍回到鼓楼重新集合后,寨老们在鼓楼里,宣读侗款,杀一只公鸡,用鸡血兑酒,一饮而尽,完成祭祀。

活动后土碗里残留的一点“鸡血酒”。

上午的活动差不多到这里就结束了,不过人们意犹未尽,特别是游客们,或和着盛装的侗族姑娘们拍照,或向寨老、专家们请教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午休过后,铜关村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祖公落寨”的实景演出,展示了他们的祖先沿着都柳江逆流而上,在此安家的场景。“打三朝”“劳动歌”等节目,也反映了伍佰地方侗族人民的文化风俗和社会风情。

铜关村歌队演出“十八腊汉歌”。
侗族姑娘邀请游客上台,一同跳起“哆也”(踩歌堂)。
演出结束后,“长枪短炮”对准了盛装的村民演员们。
演出结束后,带孩子玩耍的侗族母亲。

大约6点左右,村里的三个食堂开始招待各村歌队及游客,7点钟演出将正式开始。

一位寨老吹起了旱烟,陷入沉思。

夜幕降临了,铜关村委旁的戏台,聚集了不少前来观看演出的父老乡亲。寨老们在村委办公楼上聊天,演员们在幕后准备。

下一届款会新洞村接过款旗。

大概7点20分,演出正式开始,第一项是授旗仪式。经会议讨论,下一届款会将在新洞村举办。新洞的寨老和村委代表接下了款旗和各村村旗。之后正式开始表演,铜关村打头阵,各村随后。表演的节目多是侗族大歌、舞蹈、侗戏等。

侗族大歌演出《丢歌不唱真可惜》。

演出的过程中,有一个场景使我十分难忘,那就是当主持人介绍下面是平吝村带来的苗歌时,全场爆发出了最热烈的欢呼和鼓掌。平吝是乾隆二十二年立款约时,十三个寨子中唯一的苗寨。由于民族不同服装不同,他们在款会中略显得“格格不入”。不过演员却是极用心,还带来了苗笛,现场配歌演奏。

村民们的欢呼和鼓掌声 是非常真诚和高兴的。尤其当他们的表演结束后,大家由衷地给了赞许。这大概是亲眼能见到的“民族团结”,最好的示例。而那首苗歌的名字,我印象深刻,就叫做“拥护十三寨”。

22:00左右,晚会结束。

用心演唱的“腊汉”们。

除了热闹的款会外,令人难忘的还有晚会中三龙村表演的节目插曲,是第九届民族运动会闭幕式中的《留客歌》,直至夜深,那旋律徘徊在脑海,久久回响:

“山上的野花牵着你的衣袖,

路边的野草缠着你的脚步,

身后的吊脚路,等着你回头

远方的客人你慢呀慢些走

姑娘的歌声为你解忧愁,

远方的客人请你不要走,

小伙的芦笙为你声声吹,

远方的客人请你不要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