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记录我与CNG的时光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4日 文章出自:用户投稿 作者: 李雪珺 

标签:

编辑的话:90后的读者:在她眼里《中国国家地理》已经不仅仅是一本杂志了,更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好奇,遇见了《中国国家地理》;因为吸引,迷上了《中国国家地理》,这份真挚的喜爱让我们感动。愿《中国国家地理》给她的生命带去更多的光!
李雪珺:“虽然只能在假期回国的时候看到《中国国家地理》,但是那种感受美、发现美的心态,仍然在我心里一直完整的保留着。”
我喜欢的杂志

第一次听说你的名字还是2005年。那时,我还只是个初二的学生,谈不上有多么完整的三观,只是从心底里,对祖国的山河大川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向往。

从同桌的口中知道了你的名字,怀着好奇的心态买了第一本杂志,还记得那是2005年的二月号,还记得书页里面夹着的放开足有6张A4纸大的长长的全景照片,还记得那些关于青海湖的美丽传说,还记得那里面关于传统审美又颠覆又特别却又不觉得极端的一个个探索。

真正让我迷上你,是2005年的7月号。记得很清楚那是关于长征胜利70周年的特辑,午休的时候,一个人坐在家里的餐桌旁,一页又一页地看着每一篇文章,看着每一幅图片,生怕自己漏掉了一个细节;从五岭逶迤的丹霞,到贵州跨越边缘地带的足音、到大雪山、到残酷却又美丽的若尔盖、到挂着屋檐下挂着金黄色麦子的陕甘宁;你让我永远地记住了那一条在70年前用鲜血和信仰走出来的红色之路,记住了那一处处的风景,记住了那一个又一个,藏在沿途山川河流中、寻常百姓家里的绛红色的记忆,也记住了那一条风景这边独好的红飘带。

后来,每个月16元的《中国国家地理》,就这么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生活里的一部分。

是杂志,更是良师益友

记得2005年的10月份,我在雨里跑了20分钟,冲到邮局,把《选美中国》捧在手里时的兴奋和喜悦。

记得2006年的3月份,第一次在你的带领下发现青海和祁连山居然可以那么美、第一次在你的影响下自己认认真真地把当年霍去病进军祁连山的路线查了个遍;第一次在梦里,梦到了山顶是雪、山下是麦田、沿途尽是红枣和西瓜香味的河西走廊。

记得2007年的5月份,你认认真真地告诉我,每一个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个大国梦,我们承载了祖先的辉煌,于是今天的我们,有着更多的责任和更多的信仰。

记得2008年的1月份,你用一个颠覆传统的视角告诉我,天府,不需要工资有多高、房子多漂亮;真正意义上的天府,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怀里抱着辛苦劳动换来收入时的喜悦、是吃完晚饭之后可以自由自在吼一嗓子的舒心,是和自己最爱的人在一起有一所房子,虽然不能面朝大海但是同样可以春暖花开的安静的幸福。所以在你的指引下我记住了三江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里普通农民幸福的微笑,也永远地记住了一个对我来说至关重要的观点——幸福,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太多太多说不完的美好记忆,似乎在每一期,我都能找到新的观点,然后根据这些新鲜而有趣的点子,去感受和发现就存在于我生活中那些平凡却又不同凡响的美丽。

后来,我出了国,虽然只能在假期回国的时候看到你,但是那种感受美、发现美的心态,仍然在我心里一直完整的保留着。也许在以后的某一天,我也会背上我的行囊,根据某本书中提到的某一段路线,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者,干脆就背上我的相机、爬上一栋废弃的摩天大楼的屋顶,用我自己的角度将故乡的轮廓勾画出来;然后再用我手中的笔,将我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来发现生活的美丽。

和你一样。

谢谢你陪我走过的十载春秋,希望下一个十年、下下个十年,你也会像现在这样陪伴着我!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