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酒的独龙民族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8日 文章出自:用户投稿 作者: 黄程
火塘,家庭的活动中心
独龙人的生活离不开火塘。做饭、吃饭、看电视、待客多是在火塘进行,火塘是家庭的活动中心。老人、青年人、小孩都喜欢呆在火塘边,男人大多嗜酒,年轻时喜欢在火塘边烤着火抽25元一斤的卷烟,待老了手脚不好使了,气温一低更是离不开火塘;而女人几乎是不上桌吃饭的,有客人的时候,她们忙着烤土豆、端茶送水、做菜、下拉,火塘边总有她们忙碌的身影;近年来,在国家的扶持下,即使最远的寨子也有了发电机,电视能收几十个台,小孩们喜欢在火塘边打闹着看《熊出没》;家里的狗、小黑猪也喜欢烤火热闹的,在火塘边来来回回,刚生过崽的狗妈妈似乎还分不清哪个是自己的孩子,慈祥的让小猪睡在身边。



下拉,一种用肉炖的酒
“贡山走一走,独龙江走一走,要喝下拉到木当,要喝下拉到木当”,独龙族人嗜酒,男人女人都能喝。“一拉朽(音)”是一口干的意思,“二拉朽”是两口干,以此类推。
下拉酒在独龙族家家户户都常做,把肉炒熟,按一人一斤的量,把酒放入小炒锅里熬上一会儿,起锅时将液面点燃再吹灭,一锅下拉就做好了。下拉上面浮着一层油,冷了会结起来,喝的时候还需要再热一下。做下拉的肉类是多样的,鸡肉、蜂蛹、老鼠等都可以,不同的食材味道自然也不同。在独龙人的眼中,相比鸡肉下拉,蜂蛹下拉更难得、美味一些,不知外来人对此会作何感想。

此外,独龙人的酒量普遍很好,据说,在这每顿一斤、连续喝三天的量最好老实点。夜晚离开了火塘,悄悄的走着蛇形步,准确的躺倒在独龙毯是独龙人优良的习惯,而且自熬酒是不上头的,第二天醒来,照样精神,绝不像城市里的某些瓶装酒,醉后留有头痛的后遗症。
来独龙,如果不上山,那就好好的享受火塘与下拉吧,那一定是件无比美好的事情!

家常,城里的山珍海味
独龙江地区深处高山峡谷,加上气候寒冷等原因,耕地较少,对于常逛山的独龙人来说,竹笋、蕨菜、菌类等野菜就成了家常便饭。而蚂蚱、竹笋、菌子、竹虫、蜂蛹、鼯鼠、草果等这些在外省人眼中的特色食物,对独龙人来说更普通的不值一提。捕鱼熬鱼汤是独龙江野外生活中的重要营养组成部分和精神寄托,简陋的渔网用石头做沉坨,用树枝将其拉直放入河中,一端固定在岸边,取下树枝就算成功了,渔网通常第一天下午撒下,第二天早晨坐等收鱼,一天有四五条三指大小的收入是极为可观的,再配上独龙江支流深处的河水, 啊,太好喝了。


在独龙江地区,最具人文特色的除了“下拉酒”,就是“独龙”牌产品了。当地人喜欢在任何当地产的物品上,加上“独龙”两个字,以此彰显原生态、无污染、半野生。独龙牛、独龙鸡、独龙猪、甚至独龙土豆、独龙石,都是城里人热爱的东西。其中,独龙鸡常用来招待远方来的客人,鸡血酒是饭前最好的饮品,独龙人常说“喝了鸡血酒上山不累”;而独龙牛名气就更大了,其牛角和小腿是白色的,一头的价格高达一万二,比普通黄牛贵出了三分之一。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小乔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