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困境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5日 文章出自:手机报
经过2013年10月至11月的中华鲟产卵检测和2014年8月至9月的长江中下游中华鲟幼鱼调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最终于2014年9月13日认定:中华鲟在2013年没有自然繁殖活动发生。这一结果着实令人痛心,“未检测到自然繁殖”意味着野生中华鲟的种群数量得不到补充,那么它们将面临灭绝的危险。中华鲟为何在保护中日趋减少?甚至已无法繁殖?
生存繁殖皆受阻
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危起伟介绍,中华鲟洄游十分艰难,面临着诸多挑战。第一个挑战是人为捕捞,然后还面临着长江水质的挑战、近海水环境的挑战、航运挖沙的挑战。更重要的是水电站对长江生态格局、水文条件造成了不可逆的改变,而中华鲟的繁殖又对水文条件十分敏感,对水流量、水位、水温都有一定的要求。专家初步认为2013年中华鲟没有发生自然繁殖正是由于上游水库的滞温效应导致下游水温过高所致。
繁殖空间减小,种群结构失衡
葛洲坝截流前,中华鲟自然产卵场分布在长江上游600公里长的广阔江段,而在1981年葛洲坝截流后,人们仅在下游宜昌西坝附近发现一处中华鲟自然产卵场,江段长度仅7公里,面积相当狭窄。另外受环境影响,在野生中华鲟中,雌雄数量比高达10:1,这意味着大部分雌性中华鲟无法完成生殖。这些也都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放流效果不显著
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至今已累计放流中华鲟56次,共计500万尾,这样的放流数目并未扭转中华鲟种群数量的下降趋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焕章表示,30年放流500万尾不算多,一条雌鲟的产卵数量就可达120万粒,但每100万粒卵中只有3粒能成长为个体。人工放流的中华鲟存活数量不及野生总量的4%,对恢复中华鲟种群有贡献,但只是杯水车薪。而且人工繁殖的中华鲟,也面临着遗传多样性丧失和野生环境适应性降低等多种问题。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张显良认为,加强对中华鲟物种的保护,还需探索更多的保护技术和方法,寻找更多的保护途径,中华鲟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 / 杜卓异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