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讯》将完全开放获取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7日 文章出自:中国科学报

标签: 科学   

Nature Communications (自然通讯)将成为首个冠名“自然”品牌的纯开放获取刊物。《自然通讯》是首屈一指的多学科类开放获取期刊*,也是自然出版集团(NPG)的开放获取旗舰期刊。从2014年10月20日起,该刊将只接受开放获取类型的投稿。

《自然通讯》是全球排名第三的多学科类期刊,仅次于《自然》和《科学》*。该刊2010年创刊时为混合型期刊,出版开放获取及订阅形式的论文。《自然通讯》作为自然出版集团发展最快的期刊之一,每月收到的投稿约1500篇。该刊发表的所有科学研究都代表着某一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进展,这涵盖生物学、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等学科。

自然出版集团暨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负责开放研究的董事总经理Sam Burridge女士说:“我们希望成为开放研究领域的领导者,这一举措将加快我们履行推进开放获取的承诺。自然出版集团在过去十年为此采取了重要行动,我们去年出版的科研论文中已有38%为开放获取。我们如今又迈出决定性的一步。因为我们持续看到作者对订阅模式有需求,但他们对高质量、多学科的开放获取期刊也有需求。更重要的是,我们认同开放获取。《自然通讯》是冠名“自然”品牌并以开放获取模式出版高质量科研成果的旗舰期刊。”

自然出版集团还相应采取了进一步的政策措施。《自然通讯》将提供CC BY 4.0版本(原作者署名)的知识共享协议作为默认设置,也可根据作者要求提供其它知识共享协议。选择任何知识共享协议,并无价格差别。论文处理费用(APC)的豁免将提供给纳入HINARI项目(卫生互联网科研获取计划)的国家,并视具体情况提供给其它国家的作者。

Robert Kiley 负责领导惠康基金会(Wellcome Trust)开放获取政策的实施,他评论说:“我很高兴《自然通讯》将成为全面开放获取的期刊,并依照原作者署名的知识共享协议出版期刊内容。”

“自然出版集团决定将该期刊全面开放获取,这也证明了兼有开放获取和订阅出版的混合型开放获取可以是一个过渡阶段。我们希望这会鼓励其它混合型开放获取期刊过渡为全面开放获取期刊。”

对于文章尚在审核阶段的作者,或者截至2014年10月19日之前投递稿件的作者,自然出版集团将尊重其采用订阅出版或开放获取出版的选择。这意味着这些订阅模式的论文在2015年会继续出版,并提供给机构客户。惠康基金会、英国研究理事会(RCUK)、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中国科学院(CAS)等主要资助机构都允许资金用于支付论文处理费用。自然出版集团将与作者合作,帮助他们确定用于开放获取出版的资金。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张晓林说:“我祝贺自然出版集团的《自然通讯》走向全面开放获取,并采用原作者署名的知识共享协议。这种旨在满足全面开放获取需求的决心和努力,肯定会在自然出版集团推动开放科学和开放创新的道路上,强化其市场地位,并进一步让研发活动因之而受益。”

自然出版集团承诺继续以订阅模式出版其它冠名“自然”品牌的期刊,而且其它所有期刊也会继续提供包括开放获取在内的混合型出版选择。

Burridge女士补充说:“我们正打造一个开放获取期刊系列,为作者提供各种选择。从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告)到自然系列合作期刊,直至提供开放获取选择的混合型期刊,我们为整个自然科学领域的专业、高影响力的开放获取科研提供了一个发祥之地。而且,随着Scientific Data 和Palgrave Communications这两种期刊的推出,我们的服务也延伸到各种开放研究,如数据开放及人文社科的开放获取等。”

英国研究信息网络公司(Research Information Network)的报告最近发现,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开放获取论文在浏览量和下载量上要比订阅模式的论文有很大优势,其引用量也小有优势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根据2013年度期刊引用报告科学版(汤森路透,2014年),《自然通讯》的影响因子为10.742,在所有主要的多学科研究期刊中位列第三,《自然》杂志排名居首。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