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7位签约摄影师的甘南、青海之行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5日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网 作者: 荀新平
2014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主办的“寻找中国最美观景点”活动全面启动。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我们将设计好的印有每个拍摄点精选照片以及相关信息的标牌发给当地旅游局,再由他们完成标牌的制作并树立在各个观景点。今年10月,我有幸与杂志社新媒体总编才华烨、《中国国家地理》签约摄影师徐晋燕、石明、袁蓉荪、张超音、郝沛、孙静文、耿艺,以及两位特约专家一行,共同完成了甘南和青海为期一周的巡摄活动。对于《中国国家地理》的读者来说,这7位摄影师的名字应该并不陌生,他们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地理摄影的标杆人物,是我们年轻摄影爱好者的榜样。
袁蓉荪:摄影是积累和反复的过程
从合作市到西宁的路上我们经过了兰州,那天似乎没有一点风,整个兰州市也都被雾霾笼罩着。从兰州出来不久,我们透过中巴车上的车窗看到远处几个烟囱上吐出的白烟直冲云霄。我打开车窗准备去拍,这时候坐在我前面的袁蓉荪老师也一直看着窗外。他说,“这样的画面就很好,这么遇上拍一张可能不能成为作品,但是如果持续关注和拍摄,不断地积累和反复,就能形成一组作品,引起人们去关注其中反映的问题。”
袁老师最初是一位雕塑师,后来走上了摄影的道路。他身上佩戴的各种玉石的项链、手链格外引人注目,而且我在他以前的个人照片中也看到过不同的样式。当我们问起这些宝贝的来历的时候,他如数家珍地向我们讲述。比如他的一串白色手链,虽然都是砗磲,每一个却是在不同地方淘到的稀有品种。他还用手机向我展示了家里收藏的其他宝贝,我这个学地质的人都对这些藏品感到珍奇。有同行的老师很认真的说:“袁老师收藏的东西可价值千万!”袁老师就笑着摆摆手。你会发现,这样一种个人爱好,会为一个人的生活平添很多色彩。
孙静文老师的阿万仓情结
阿万仓湿地是甘南首批最美观景点之一,是一处没有被破坏的泥炭湿地,黄河首曲也出现在这里。但是这一次的行程中我们并没有进入阿万仓,也算是一个小遗憾吧,来过这里数次的沈阳摄影师孙静文老师也很感慨,他说大伙应该去看一下。
孙老师是沈阳人,操一口很淳朴的东北话,他是几位老师中比较晚接触摄影的,但是我发现他却却对摄影乐此不疲,放下相机他也会拿着手机拍,并且常常拍完以后拼图发到朋友圈里。他喜欢研究相机中的各种小技巧,并把这些小技巧与我们分享。
他说最初来到这里本不是为了拍湿地草原,而是来探访玛曲县的郎木寺小学,后来他又多次来看望郎木寺小学的孩子们。而就是在第一次,正值夏季,他在拍摄郎木寺小学的闲暇之余,到阿万仓湿地拍下了黄河首曲。我们制作的阿万仓“最美观景拍摄点”的牌子上,也最终选用了孙老师在《行天下》中发表的一张照片。
徐晋燕、石明:摄影只是一个载体,一种表达方式
从青海湖到祁连县城已是晚上九点,可是下了车一行人仍然精神饱满,并且在晚饭的餐桌上进行了一次大讨论。
今天,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摄影器材的普及使得摄影不再是少数人独享的行为。正如徐晋燕老师所说:“在外面我不能自称是摄影师,因为现在连幼儿园的小孩都能拍出好照片!”于是,这个话题迅速被引发。那么,职业摄影师的价值就此消失了吗?
在几位摄影师的调侃和讨论过程中,我发现尽管他们因为摄影走到了一起,但其实他们并不同行,风格迥异。他们中有的人关注自然,有的人关注文化,有的人关注社会现状,他们对各自关注的领域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和见解。而让他们成为同行的只是摄影这一表达方式。石明老师也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他说正如一个作家写文章,不管是派克还是英雄,笔只是他的工具,对他的创作不会有太大影响。这也让我想起了杂志的插画师,他们中很多人都是从最初的手绘转到计算机制图,这也并没有让他们的创作打折扣。对于他们而言,用什么工具也只是一种选择。
石明老师还说到:大多数人只停留在表面拍摄这个阶段,因而呈现出来的作品很难有触动人心的力量。但是如果将自己长期关注和思考的东西通过摄影的形式表达,就能创作出有个性、又符合时代潮流的影像作品。如此看来,也正因为我们处在全民摄影的时代,就更需要这些职业摄影师作为标杆,指引摄影爱好者们。
不走寻常路的郝沛老师
这次活动之前虽未曾谋面,但我对郝沛老师已经比较熟悉了。因为在2013年《中国国家地理》新疆专辑中,出现了很多郝老师的照片,其中不乏本人现身出镜——他与单主编在天门下的合影,以及在杏花村翩翩起舞!后来也的确证明,郝老师是个不拘小节又很幽默的人,是队伍中的开心果。谈到摄影,郝老师变得有些严肃了,他说原本他是在地矿局做宣传工作的,他的摄影之路也是从新疆的各个矿区和地质勘察队开始的。郝老师是“只拍”新疆的摄影师,问他为什么不拍别的地方,他说:“新疆那么大,已经够我拍的了”。在甘南的天池冶海,郝老师对于我们错过前两天的大雪唏嘘不已。他还向我详细说明了如何利用大雪过后清晨或傍晚的散射光条件,使画面获得更好的质感和层次。他说在新疆有很多天池,但是这样两边被山体环绕,山上长满层层叠叠的树木的并不多。他还说到,下过雪后,不仅山上树木的各种颜色会被衬托得更加鲜明,地上人走出来的小路也会被雪覆盖,让画面更加干净。
在我们的巡摄过程中,郝老师常常自己提着相机到处跑,寻找独特的拍摄地点。他说,在新疆真正拍摄的时候是要把汽车放下,骑骆驼到达要去的地方,只有人不容易到达的地方才能出好照片。我问他:“接下来最想拍什么?”他说:“拍人,风景随着时间不会有太大变化,什么时候拍都大同小异。现在在新疆,人们一窝蜂地拍风景,关注人文的并不多。实际上目前人的生活状态过几年以后可能就不存在了,应该被记录下来。
几天的行程,让我认识了几位有个性、有品位、有智慧的老师。大家一路的欢声笑语、各种互相调侃也让我感受到他们“无龄感”的状态,这大概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吧。
第二部分
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
本次活动我们走过的地方基本都在属安多藏区的范围内,在这里,藏传佛教文化在这一区域影响之深远,通过沿途看到的寺属于院和庙宇就可见一斑。在甘南,我们也走访了几处寺院。卓尼县境内的禅定寺是一个有着八百年历史的格鲁派寺庙,我们在这里也遇到了喇嘛们辩经考试的场面。而在夏河县境内,则坐落着更加著名的拉卜楞寺,它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世界藏学府”。
同行的签约摄影师张超音老师向我讲述了很多关于这些寺院的历史,包括在米拉日巴佛阁保存的经书是如何印刷以及保存的。一路上看到如此多的信众在虔诚地做着祈福,也让人很自然地想要去了解相关的知识。
甘南的旅游文化还可以有怎样的提升
我们同行的王衍用老师是一位旅游评审专家。他说“甘南的旅游资源是不错的,但是没有把一些有价值的内容提取出来,形成自己的特色。例如‘九色甘南’之类的旅游宣传语,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套用。甘南处于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是离内地最近的藏文化区,‘藏文化的门户’这一概念应该得到推广,并深入人心。”
从自然上讲,甘南和青海东北部又处在青藏高原的边缘,是我国地形上第一、二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落差较大,所以一路上我们看到了从草甸到森林、到雪山的变化。而这样的自然环境也造就了这里特有的文化和生活习俗等。对于这样的分析,来自四川的袁老师和云南的石明、徐晋燕老师也都发表过相近的观点。四川是最早完成“寻找中国最美观景拍摄点”项目的省份,而云南的活动也即将启动。四川和云南有着与甘南和青海相近的状况,同处于两大阶梯过渡地带,同样有部分区域处于藏区。这也造就了这个地带在自然和人文上的独特之处。
可是这些并没有在当地的旅游讲解中出现,有人问到相关的问题也没有答案。而随队的讲解员也还是传统的背诵导游词,加一些编造的神话,所以听到最多的是“相传”、“传说”这样的字眼。比如卓尼大峪沟的一线天被描述为一个神仙用利剑劈开的,而三角石则是某位神仙用来烧水做饭的支架……实际上对一线天地质上解释也并不难理解:它一般是岩石中巨大的裂隙或节理,经过风化剥蚀扩大形成;另一种可能则是地壳运动形成的裂隙,经过外力的剥蚀逐渐形成。面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如果把这样的科学释义融入到解说当中,可能会大大提升旅游的内涵——这几乎同行的各位老师的共识。
大家一边行走,一边进行着思考;在记录,也在改变。这大概也是摄影工作者的责任和乐趣吧。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