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宁都元宵民俗录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4日 文章出自:用户投稿 作者: 高小青 

标签: 宁都县   边城   专题摄影   风土人情   纪实照片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是早期的客家摇篮。大量的谱牒研究和田野调查证实,中原汉人在唐、宋时期南迁进入现在的客区,最早定居在宁都,现在宁都全县客家人口占总人口的 98%。黄石中村客家傩、石上的桥梆灯、宁都采茶戏、宁都道情、洛口竹篙火龙已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所以,宁都有着浓郁独特的乡风民俗,尤其是在正月。

担灯

农历正月十四, 宁都县石上镇非常的繁忙,万人空巷,鞭炮齐鸣、土铳轰天,配着锣鼓唢呐,直激动的人心沸腾,全赶往镇上最古老的那条街上去参与割鸡了。

割鸡-1

相传,汉唐时期,石上就有人居住,有个叫李长贵的大户人家一直没有生育过。盼儿心切的妻子,有一天梦见自己在村南的河边看见一座汉帝庙,跪下叩拜后就怀孕生子了。妻子把梦境告诉丈夫后,李长贵激动地说,真如梦中,我就去那儿建座汉帝庙,年年朝拜。当年果然应验了这个梦,石上村也建起了汉帝庙,不仅这两夫妻,连全村的人都认为有灵验,纷纷拿着香烛,抱着大公鸡去庙里朝拜。割鸡大戏结束后,添丁炮将喜庆活动带进了高潮。头年生了儿子的人家,亲朋好友在农历十四这天都要送一大挂爆竹去做客,外婆家还要请唢呐队助兴。正月十五的下午,村里的所有祠堂堆满了用竹篙串起来的爆竹,在鼓乐声中,土铳鸣响,祠堂堆着的爆竹如山洪爆发般齐刷刷点燃。在足足一个多钟头的时间里,整个村落震耳欲聋、硝烟弥散,给人地动山摇的感觉。

割鸡-2

江背村人尤其尊崇汉帝王,自村里建起了汉帝庙后,特别制作了一种灯饰,叫做“扛灯”,用来在节日里拜谒汉王时,进行游灯活动。这种灯有四层,高达1.8米左右,围宽1.3米;它的外观全都是用各种精美的花样剪纸裱糊的,有古代的才子佳人、神话故事人物、名花贵树、百鸟动物等图案,把这“扛灯”装扮得花红柳绿,美轮美奂。

杠灯-1

这“扛灯”内设有二十多只油碗,当每年正月元宵节时,“扛灯”游村就把所有油碗灯点亮,凭借火的热能,推动灯饰上的各种图像自行转动,整个 “扛灯”则会呈现出一幅幅动画般的美丽画面。同时,在游灯活动中,还有不少的菩萨轿及鼓乐队,排成阵阵长龙,徐徐跟进。游灯时,村里还会点放神铳,家家户户燃放鞭炮,以示庆贺。晚上村里还请戏班唱戏,整个村里热闹非凡,节日气氛十分浓郁,更彰显出客家民俗的无穷魅力。

杠灯-2

相传曾氏第十三世孙曾据在汉朝为官。明末清初,曾氏先祖曾顒公来曾坊村开基,不忘祖训忠于汉朝,在村东头建起了汉帝庙,塑汉帝神像。每年新春的初一至初十,全村都会张灯结彩敲锣打鼓吹唢呐,一天到晚热热闹闹的,晚上男女老少则提灯去庙中祷告,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据村人介绍,在清朝乾隆年间,村里有人到苏州做生意,看见那里的灯特别好看,就把灯的制作方法详细记录下来带回村里,并作为汉帝庙祭祀活动的用灯。也是从那时开始,村里形成了一个风俗习惯, 就是每年添丁或是娶亲嫁女的人家,都要制作一帮桥帮灯参加游灯活动,以示庆贺。曾坊“桥帮灯”也已被确定为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桥帮灯

相传明朝万历初年,该村一位姓李的财主,因夫人陈氏得梦而建汉帝庙,庙成果然生下一子,取名汉灵。汉灵一生乐善好施,曾独资兴建一座大木桥,架通了梅江东 西两岸。时值元宵节,大桥落成,汉灵的夫人生下第五个儿子,正逢三朝汤饼之喜,汉灵非常高兴,一边大办喜宴,一边请七扎匠赶制六盏花类。以每子一盏,共五盏,因取“好事逢双、再添新丁”之意,故以门盏合成一担。当晚,汉灵亲自挑着一担灯,敲锣打鼓去游庙、游街、游村。从此石上村便形成了群众性的“游担灯” 习俗。并约定俗成,担灯人必须是德高望重者。清末起,先担灯到各自祠堂内鸣爆,然后绕村的外围一周。绕村走完,进行游庙、游街。再分散活动,各自到亲友家 “游灯传福”,预祝来年都能添丁担灯。

添丁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