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安稳的都市养蜂人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08日 文章出自:用户投稿 作者: 杨清悦 

标签: 纪实照片   

“抚慰着花朵绽放时的那一份寂寞,拣拾起花朵凋谢时的那一份失落。”都市养蜂人,一个听起来富有诗意的特殊群体。城市的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但身处其中某一林荫角落的他们,却如此超脱和淡定。

据悉,曾经需常年追花夺蜜,一路迁徙的都市养蜂人,如今也开始趋于“安稳”和“定居”的都市生涯。但即便如此,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还会有多少都市年青人愿意走近?

不养蜂的人是很难理解养蜂人与蜜蜂之间的情感交流而带来的心灵愉悦的。闻着阵阵扑鼻的蜜香,看着往瓶里装着新鲜蜂蜜的都市养蜂人,还有那帐篷外回旋在他们身边的蜜蜂,有一种无法言状的情绪在心中弥漫……

南汇人吴新生今年67岁,十九岁开始养蜂,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年轻时随风而行,逐花而居的迁徙生活仍历历在目,而如今难得的安稳也让他倍感珍惜。养蜂是甜蜜的事业却又充满艰辛,追花夺蜜固然浪漫,背井离乡却也寂寥。有一首现代诗曾这样描述养蜂人的心境:“抚慰着花朵绽放时的那一份寂寞,拣拾起花朵凋谢时的那一份失落。”花开花落之间,只有那晶莹甘甜的蜂蜜证明着老吴这样的养蜂人曾亲手放牧过的一个个春天。

老吴告诉我,这个季节每个蜂箱大约有2.5—3万只蜜蜂,等到了春季高峰时候,每只蜂箱可以有4—5万只。

在蜂箱旁搭上一个简易的小屋子,炎热的夏季,屋子里只有一台上了年岁的电风扇呼呼地吹着热腾腾的风,而老吴就经常蜗居在这里,和这些心爱的蜜蜂相伴。

“养蜂的地方一定要人少,隐蔽。”戴上一顶普通的草帽,老吴走到蜂群中。开箱、取浆条、夹走浆王虫,再用特制的刷子在“蜡碗”内刮一圈,乳黄浓稠的蜂王浆便被取出,动作娴熟,一气呵成。几十年来,老吴日晒雨淋,黝黑的脸庞布满了深深浅浅的皱纹,他每天都要亲自检查蜜蜂生长的情况,每年2—10月,没有一天可以休息的。

“我们养蜂人中流传着一句俗语,没有三天不睡觉的魄力,没有三天不吃饭的耐力,就养不出好蜜蜂。”听上去夸张,却都是事实。吴新生告诉我,“近十年来,上海的养蜂人都以上海为主阵地,最多到江浙一带跑一跑。过去,那可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追着花儿跑。”

“2月赶赴广西玉林追逐紫云英,3月来到油菜花盛开的江西上饶,5月赶往辽宁大连寻找槐树花,6月进入东北吉林深山里与椴树花相伴,此时正值蜜蜂生产高峰。8月来到内蒙古海拉尔,漫山遍野都是紫色荆条的身影,一直到10月才返回上海。”这些熟悉的迁徙路线,一直牢牢印在吴新生的心里。老吴坦言,为了这些蜜蜂,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自己也没少被蜇被咬。洒下汗水泪水,只为这份真心热爱的事业。

如今让老吴最担忧的是,以后没有人养蜂了怎么办?在上海沪郊蜂业联合社理事长孙德官看来,吴新生的担忧正是目前沪上蜂农群体普遍面临的困境,在联合社下属的近200个养蜂场内,85%以上的蜂农年龄在60岁以上,“追花夺蜜”的艰辛,很多年轻人往往不愿承受。

其实,养蜂收入不高也是一个原因,吴新生的36箱蜜蜂,一年辛苦下来净收入也只有3万元左右。“国外养蜂人的收入很大一块是蜜蜂授粉,而国内主要依赖蜂产品。”孙德官解释说。

编辑的话:作者纪实诉说了都市养蜂人的实际生活状况和处境,养蜂人在生态系统中,为养蜂授粉扮演着重要角色,希望这个职业能得到政府和民众更多的关注。

把我的作品拿出来给大家点评,请点这里投稿

选择点评项

  • 读后感言
  • 可圈可点
  • 提升空间
  • 背景知识
  • 有点争议
读后感言
收起
全部评论(0)
热度
时间
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