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龙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5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作者: 袁蓉荪 

标签: 彭州市   往事随风   

在四川省彭州市桂花镇的土溪河两岸,蕴藏着质量上乘的粘土,催生了这里相当发达的制陶业。即使到今天,传承四百余年的“同治龙窑”依然炉火兴旺,成就了桂花镇“西蜀陶乡”的美名。

桂花土陶

陶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直接物化证明,早在三、四千年以前的古蜀时期,三星堆、金沙遗址的先民们就已经大量使用陶器进行生活和生产。

在桂花镇一带,土陶工艺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桂花土陶如今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窑是烧制陶瓷窑炉的一种,最早出现在商代,因多依山坡之势倾斜砌筑而成,形同卧龙,故名龙窑。一般龙窑的仓道都高达2米,宽也近2米,因此烧制大件陶器是它的优势,此外,龙窑窑身的倾斜可以形成一定的空气抽力,有利于窑内温度均匀分布,使其具有升温快、散热快的特点。

龙窑技术

桂花土陶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据《彭县志》记载,明代嘉靖三年(公元1523年)桂花镇的土陶生产已经形成规模。现存桂花镇瓦子村的龙窑窑址,就是嘉靖年间当地人烧陶制陶的见证。

桂花土陶的传统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从踩泥、锯泥到制坯、锤坯、施釉、烧制都极其讲究,特别是泥料的选择和发酵更是相当重要。

龙窑的传人

44岁的老板兰章树家有两座龙窑,沿一座小山坡并肩而建。龙窑之间屋顶相接,仅以中间的一条坡道划分左右。每座窑均长20余米,宽10余米,加之顺山势而建的气势,使人陡然一见,仿佛滚火吐烟的庞然大物。

沿坡道拾级而上,18孔仓洞分立左右,抬头仰望,一弯弯弓形的仓背犹如起伏的龙身,窑头高耸的烟囱仿若龙头。

兰章树10多岁就开始学习土陶制作技艺,1987年,他萌生了自己办厂的念头:“虽然那时桂花镇的土陶厂也很多,但没有一家是开龙窑的。加上龙窑生产采取的是土法泥釉,与当地平窑使用的铅釉不同,所以一开始我就想办个

几经选址,兰章树终于看中了这片被砖厂废弃、遍布瓦砾的小山坡。而就在顺着山坡修筑龙窑的时候,兰章树挖出一些后经专家鉴定为400年前文物的古土陶罐,还发现了一条被火灼烧过的粘土地带,可见,古人也曾在此建造过龙窑。

或许是先人的启示,如今,当地已有不少陶窑改建成烧天然气的倒焰方窑、隧道窑,而兰章树仍然坚持这种古老的龙窑烧制方式。他说,龙窑虽比不了现代窑那么先进,但除了能制大件陶器外,还能烧出仿古的雨点釉、茶叶末釉纹理。

“还非得照着老样子去做。”就这样,他将自己朴素的理想坚持了二十多年……

行笺

【交 通】

成都到彭州市桂花镇行程约60公里,路况好。从成都市出发走318国道,然后进入成都绕城高速,行驶6公里,经过成灌高速收费站后进入成灌高速,行驶大约26公里,从青城山出口下高速,再走省道106,即可到达桂花镇。

【食 宿】

桂花镇所在的彭州市美食品种丰富,九尺镇的板鸭、鸭肠火锅值得一尝。

彭州市宾馆林立,价格不贵,人均每晚一百元就可以住得很舒服了。位于彭州繁华的市中心古月楼客栈环境不错,邻近市中心广场,交通便利,价格为129元/晚,地址:新民西街200-206号。

摄影师介绍

袁蓉荪,中国国家地理签约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从影20余年,拍摄过大量中国西部地区的风光风情及人文民俗。

责任编辑 / 宋歌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