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序-活在当下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1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作者: 杨浪涛
标签: 户外天空
在亚龙湾的海滩上晒太阳,确实是一件比较惬意的事。
这是新年前的一天,我去三亚参加一个活动,忙中偷闲去了这个中国最富盛名的海滨度假地。洁白细腻的沙滩上,游人三三两两,老外居多,而来自国内的游客中,老人和小孩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中国的年轻人到哪里去了呢?在工作。
有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世界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年人均劳动时间已超过2200小时,而美国和日本在2000小时左右,欧洲最低,大多数国家不超过1800小时。
文化传统和激烈竞争,造就了中国人的勤奋,而生存压力促使人们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过劳死也在近年呈现急剧上升态势。据估算,中国每年有60万人因为过重的工作压力而早逝,而在这当中,都市白领占了大头。
前不久,我去参加《新周刊》组织的一个论坛,会上提出了创闲的概念。这本刊物一向以新锐著称,创闲概念的提出实际上蕴含了两层含义:首先,中国人逐渐富了起来;其二,国民活得很累。中国经济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不过这是60后,70后,80后这三代人的透支作为代价的。
如果你在每年8月份去巴黎,就会发现这段时间很多商店都关门了,甚至博物馆也是限时开放。当地人到哪里去了呢?到大西洋沿岸或地中海度假去了。
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统计,美国人平均每年约有4周的带薪休假,法国人有7周,德国有8周,中国呢?大概有10天,不过很多时候并没有执行。
有关工作和休假的习惯,即使在发达区域也相差甚大。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欧洲人更看重休闲,而美国人则信奉“赚钱消费两不误”,即使休假也会用手机或电邮保持与工作的联系。哪种发展模式更好,没有定论。
当然,中国毕竟是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也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在休假时间上自然无法做到等量齐观。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休假时间会越来越长。
劳动时间的缩短有赖于生产率的提高。亚洲四小龙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用了将近30年,中国也许会更快,不过乐观地估计至少也需要十年。也就是说,等到90后成长起来,咱们的幸福指数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那么这十年我们能做什么呢?是等待,还是行动起来?
十年后,或许我们的收入会更高,闲暇时间也会更多,还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会更老。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