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的呼唤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3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作者: 付若金 

标签: 文化苦旅   户外天空   

2007年7月2日上午7点45分,伴随着轻微的晃动,北京开往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缓缓启动,我的蒙古国之行正式开始。

前往乌兰巴托

这次出发,我们选择了坐火车,想要体验一下穿行在辽阔天地间的感觉。

蒙古国中、西、北部多山地,东部为丘陵平原,南部是戈壁沙漠。山地间河流、湖泊广布。一天多的旅程里,除了相隔遥远的人口聚集区,目力所及之处,都是荒野。这里的平均人口密度仅为1.5人/平方公里。

坐在据说是1985年生产的车厢里,有种回到儿时和父母一起乘火车长途旅行的感觉。

火车缓慢前行着,路过张家口、大同、集宁后,于黄昏时分驶入沙漠地带,车厢里很快有一股呛人的沙土味弥漫开来。当路旁出现不少恐龙塑像时,我知道边境口岸城市二连浩特快到了(二连浩特是中国著名的恐龙化石发掘地)。

抵达二连浩特火车站后,旅客们都要在车上等候边检,并且有差不多两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其间火车要卸下一些车厢(北京至二连浩特的车厢以及中国餐车),还要换轮子(蒙古国的轨距与中国不同)。

夜里11点,列车再次启动,我们跨过了中国的国境线。

早晨八点多,嘈杂的人声把我从梦中唤醒。耳边响起北京话、河北话、喀尔喀蒙古语、英语、俄语、韩语、印度语、乌尔都语等多种语言或方言。

我在餐车里吃到了第一顿蒙古饭。早餐很简单:每人一碗蒙古肉汤,外加一份面包。汤味道不错,汤里的面条有点像国内的烩饼。结账时我们大跌眼镜,五碗汤竟要两万多图格里克,相当于近150元人民币(1元人民币当时可兑换154图格里克),跟国内的餐车价格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寻访天赐之湖

蒙古国之行的第一站,是传说中的“天赐之湖”奥吉淖尔(Ogiy nuur)。(摄影/唐志远)

我们在乌兰巴托住了一夜,次日晴空万里。驾车往西出了乌拉巴托市,与一支瑞典来的老爷车队相遇。这些家伙们的车上写着“巴黎—北京”,看来他们离目的地不远了。

沿途路况不佳,柏油路坑坑洼洼,我的头顶也多次与车顶亲密接触。三个多小时的颠簸后,我们在一个勉强可以算是小村子的地方打尖。

趁着做饭的功夫,我和朋友唐唐拿着相机出来溜达。有不少黑耳鸢,就在头顶上五六米处盘旋,200mm的镜头就能轻松捕捉到,我与其中一只鸟儿还互行了注目礼。

午饭后又飞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奥吉淖尔。十多公里宽的湖面一眼望不到边,如同一块嵌在碧绿毯子上的蓝宝石。

下车后,大家迅速搬出了“作案工具”:在我们的对手中,有生性残忍凶猛、诡计多端的狗鱼。狗鱼不仅体形较大,而且行动迅速,长着一嘴锋利的牙齿,一般的钓具对付不了这种水中霸王。

我们的钓具比较齐备,有大型三爪钩、海杆和拟饵,高拉力且前端防咬的鱼线,能让狗鱼束手就擒。(摄影/唐志远)

头两个小时内,我们不断地甩杆,但没有一条狗鱼上钩。就在大伙儿有些气馁时,一条近三十斤的狗鱼咬钩了。

一般的狗鱼,鱼皮和鳍都透着红色,肉也是红色的,我们捕获的这一条身上却带着绿色,连肉里面也有点绿色。

我们还钓到了一条欧洲鲈鱼(当地人称之为“铁鳞鱼”),鱼鳞很硬,用刀都难以刮下来。这种鱼颜色比较鲜艳,有着墨绿色的背、红色的鳍和黄色的肚皮。(摄影/唐志远)

草原飞人

从奥吉淖尔往西再走18公里,有一条小河。我们在蒙古包与小河之间找了一块空地扎营。不一会儿,翠绿的草地上就多了几个色彩鲜艳的大蘑菇。

安顿好后,牧民们开始准备丰盛的晚餐——烤全羊。这是当地人用来招待尊贵客人的大餐,做法也是非同凡响。

我们带着钓竿直奔河边。河水也就十多米宽,一米多深,时不时会有些鲮鱼上钩,没一会就俘获了七八条。我的运气不佳,一条也没钓到。不过,“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乎山水之间。在大草原上,在蓝天白云下,在清澈的小河边,这种回归自然的快乐无与伦比。(摄影/唐志远)

这就是我们蒙古之行“祸祸团”的团员,从左至右是老马、老马的老婆宝石,以及我的哥们唐唐。唐唐的父亲是蒙古华侨,1983年率全家归国。唐唐是在蒙古国出生的。

在纯天然的降落场上,我们努力克服地心引力,寻找飞翔的快感。

篝火盛宴

天色渐暗,我们的草原夜生活即将拉开序幕。正戏就要上演,我们都望眼欲穿了。

牧民们都围拢在一起,先是点起一堆火,然后开始收拾杀好的山羊。(摄影/唐志远)

收拾羊的技术很独特,一手持刀从去头的山羊颈部伸进去,先取出内脏,然后把骨头从肉上剔下来,最后再把烧得滚烫的石头和剔出来的骨头按照一层石头一层骨头的顺序放回羊体内,并加上土豆和调料,最后封好切口,把整只羊放到火上烤。火会把羊毛都烧掉,唯一的遗憾就是毁了一张好羊皮。(摄影/唐志远)

羊烤好之后,牧民先用刀把羊身上的黑壳刮掉,然后开一个小口,能放出大半锅肉汁,味道十分鲜美,就是有点油。

从羊肚子里取出烫手的石头,每人拿一块在手里来回把玩,据说对于治疗神经衰弱很有效。最后,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红红的火光映在一张张流露着快乐的面庞上,气氛就像这熊熊的篝火般热烈。

同行的一位钓鱼高手扛着鱼竿回来,走近了才看到他手里拎着两条大鱼,都是野生蒙古虹鳟鱼。大的有六七十公分长,四五公斤重,为我们的篝火夜宴又奉上了一道大菜。不禁感叹这里真是环保,这么小的河里都“卧虎藏龙”,有这么大而且凶猛的肉食鱼。(摄影/唐志远)

它们的世界

第二天清晨,高原上强烈的阳光把帐篷里烤得像个蒸笼,懒觉是睡不成了,爬起来拿着相机去拍那些在清晨的阳光中慢慢苏醒的虫子。

阿波罗绢蝶,在我国新疆、蒙古以及土耳其等欧洲国家都有分布。绢蝶是一种高山蝴蝶,白色透明的翅膀上分布着墨迹一样的黑斑,后翅中部和前部还各有一个围黑圈的红色眼斑,十分美丽。

正在“遛苍蝇”的是灰蝶。灰蝶对环境的变化反应灵敏,其种类与数量的波动能间接反映周围植物的变化,因此近年来被视为生态环境监测的一项重要标准。

在花丛中“晨练”的金龟子,是不是能让你想起安徒生童话中的一些情景?

正在吃早饭的是蟹蛛,因为胸腹部短宽,步足向左右伸展,能够横行,有如螃蟹而得名。蟹蛛不靠织网,而是依靠矫捷的身手来捕获猎物。

图中是圆蛛科中的金蛛属蜘蛛,一般有着艳丽的色彩,它们靠着这种迷人的体色,就能把美食一网打尽。

这是前臂如同重锤,或者像是戴着拳击手套的李氏大足蝗。

因为没带长镜头,当时拍到这张相片很不容易。黄鼠们非常机敏,而且“狡鼠三窟”,一有人靠近就会遁去,再从其他洞里探出头来。

我最后趴在一个洞口等,守洞待鼠,终于抓拍到这张相片。当时的情景,可以用一句赵忠祥式的解说来配音:

“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草原大地上时,机警顽皮的草原黄鼠从睡梦中醒来,悄然从洞口探出头来,静静地凝视着它们广阔的家园。”(摄影/唐志远)

【蒙古国攻略】

一、办理蒙古国签证

1.如何办理签证

去蒙古国旅行,如果持有的是因私普通护照,办理签证时必须出具蒙方发出的邀请函。在蒙的华侨或中资企业均有资格向蒙外交部申请邀请中国公民。申请获批后,蒙外交部会直接将通知发往蒙驻华使领馆,签证申请人即可到蒙使领馆办理签证。

如果在蒙古国没有熟人,可以通过国内旅行社办理相关手续。

2.签证办理地点

蒙古国驻华大使馆

地址:北京建国门外秀水北街2号

电话:010-65326512转120、106、108

传真:010-65326216

蒙古国驻呼和浩特总领馆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乌兰小区5号楼

电话:0471-4923819

传真:0471-4303250

蒙古国驻呼和浩特总领馆二连浩特领事办公室

地址: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卫检宾馆二楼

电话:0479-7539200

传真:0479-7522194

3.出入境须知

持有一个月到三个月签证的外国公民,必须在入境后7天内,到蒙古国外国公民和国籍事务管理局(简称“移民局”)登记,并在离开蒙古国之前注销登记。

二、蒙古国交通、住宿与通讯

1.北京—乌兰巴托航班

北京每周都有到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航班:中国国航的CA901,起飞时间为8:30左右,抵达乌兰巴托为11:00左右;蒙古航空的OM224起飞时间为21:00左右,23:30左右抵达乌兰巴托。

从乌兰巴托回北京的航班有:中国国航的CA902,起飞时间为12:00左右,抵达时间为14:00左右;蒙古航空的OM223,起飞时间为18:00左右,20:00左右抵达北京。

2.北京—乌兰巴托列车

在火车站购票,需要提供护照等有效证件,也可以通过旅行社购票。K23国际列车每周一7:45从北京发车,20:37抵达二连浩特,次日13:15抵达乌兰巴托。K24国际列车每周六7:55从乌兰巴托发车,21:00抵达二连浩特,次日14:04抵达北京。

3.乌兰巴托住宿

在乌兰巴托住宿有多种选择,如果想节省费用,可选择每晚10美元的家庭旅馆,如Khongor Guest House(电话316415)和Golden Gobi(电话322632),中等旅馆每晚30—60美元,如Kharaa Hotel(电话313733),比较好的宾馆如乌兰巴托大酒店(电话320620),每晚价格在60—120美元。

4.从乌兰巴托到奥吉淖尔

蒙古市内交通状况较差,路况不佳,乌兰巴托市内车辆较多,时常堵车或发生交通事故,行车时应事先了解交通规则和道路状况。

在蒙古旅行,如果时间与经济充裕,包车是不错的选择,在乌兰巴托寻找司机与导游,最好是在住宿的旅馆里联系,旅馆可能会收取部分介绍费。价格要看距离远近来商定。如果只租空车,价格大概每天35美元(不含油费)。

从乌兰巴托往西,自驾到奥吉淖尔湖,需要5个小时左右(包括途中吃饭休息的时间)。湖边扎帐篷住宿十分方便,注意洗漱与方便时都要远离水源,这是蒙古人的习俗。

奥吉淖尔湖西北18公里处,有一条小河,是我们举行篝火大餐的地方。如果要烤全羊,可以与附近的牧民联系,我们因为与牧民比较熟,享受的是贵宾级待遇,而且价格比较低,只要7万图格里克(按当时的汇率,相当于人民币近500元)。一般的烤全羊,市场价格都要在10万图格里克左右。

5.蒙古国通讯

蒙古国电话区号为00976,乌兰巴托区号为11。从中国打电话到乌兰巴托,应拨打 “00976-11-乌兰巴托本地号码”。

蒙古国内部直拨长途电话前要加0,例如从蒙古国A地打电话到区号不同的B地,拨号顺序应为“0-B地区号-B地本地号码”。

在蒙古打国际长途电话应先拨001,然后再拨国家区号和电话号码。例如从蒙古打电话到北京,拨号顺序为“001-86-10-北京本地号码”,其中86(0086)为中国的国际长途电话区号,10(010)为北京的国内长途电话区号。

蒙古手机使用CDMA或GSM系统,在国内办理国际漫游的移动电话用户可在蒙古漫游,也可在当地购买IP卡打国际长途。

三、主要旅游景点

5—10 月为蒙古国最佳旅游时节,主要景点有:

1.蒙古帝国首都哈勒和林遗址

位于乌兰巴托以西365公里处,13世纪初为蒙古帝国的首都。

2. 库苏古尔湖

位于乌兰巴托西北772公里处,是蒙古最大的淡水湖,南北长134公里,宽39公里,群山相围,草地、森林萦绕,被称为“东方的瑞士”。

3.克日伦大草原

距乌兰巴托240公里,是成吉思汗的故乡,用于祭奠成吉思汗的八白室建立于此,里面供奉着成吉思汗与几位夫人的灵柩及成吉思汗的遗物。

4. 博格达汗冬宫

位于乌兰巴托市南郊,始建于1893年,原为蒙古宗教领袖博格达汗哲布尊丹巴的夏宫,是蒙古最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整个建筑未使用一颗钉子,里面珍藏着博格达汗使用过的生活物品和宗教法器,还有17—20世纪蒙古的传统绘画。

5. 甘丹寺

始建于1838年,位于乌兰巴托市中心,现为蒙古最大的喇嘛教寺院、蒙古佛教中心所在地,寺内的章冉泽大佛高28米,全身镀金,镶嵌着大量宝石,是蒙古国宝。

四、风土人情

蒙古包的西北隅和灶口不能贸然去坐,要沿房门西侧坐在门里,或到正北沿东一排坐下。入坐时不要挡住北面挂着的佛像,也不要坐在门槛上。不论天气多冷,都不能在火盆上烤脚、磕烟袋、吐痰或进出跨越。

客人的鞭子、棍子等不宜带入室内。

蒙古妇女生了孩子,会在屋檐下挂个标志,客人须注意,不要贸然闯入妇女坐月子的屋里。

汽车行驶中遇到畜群应避开,不要从畜群中穿过,否则会被认为对畜主不敬。 乘汽车到牧民家做客时,要看蒙古包附近是否拴着马,不要贸然驶入,以免马受惊。

主人敬茶时,宾客要略微欠起身来,用双手或右手去接,不要用左手接。

如需解手,要到蒙古包南边较远的地方,不要在蒙古包东、西侧(有羊圈)、北侧(气味会被风刮入包内)方便。冬天不要到蒙古包北、西侧乱踩,因为那里的雪是要化水食用的。

五、提示

1.货币兑换

人民币在蒙古国已被普遍使用。目前,图格里克对人民币的汇率约为206比1。

在乌兰巴托的许多商店、宾馆、饭店里,基本上都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购物。一些收银台虽然不收人民币,但在附近设有货币兑换点,顾客可以随时用人民币兑换图格里克。

目前蒙古国的多家银行都有人民币存款与电汇业务,以解决往来人员不便于随身携带大量现金的问题。

2.社会治安

蒙古治安状况不佳,旅游须注意安全,不宜独身前往人烟稀少处,晚间也应尽量避免单独外出。酗酒在蒙古比较常见,遇到酒鬼应尽量避开。

涉及中国人的经济纠纷与刑事案件时有发生,遇此情况后,应及时与中国驻蒙古大使馆联系,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国大使馆电话:00976-11-320955,323940

传真:00976-11-311943

应急电话:火警101,匪警102,急救103,查号109,投诉警察32151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办事处联络电话:452548、452540

3.旅行生活须知

蒙古实行夏令时,每年3月最后一个周末起至9月最后一个周末止,比北京快1个小时。

蒙古供暖时间为每年9月15日至翌年4月15日。

草原上的饮用水大多盐碱含量较高,初来者或肠胃功能不佳者最好准备一些矿泉水。

初到蒙古者最好配备相关药品,以防止下列病症发生:高原日光暴晒导致脱皮、唇干;水土、饮食不习惯导致腹泻、消化不良;气候温差大导致感冒、头疼脑热;饮酒过量导致急性酒精中毒;缺乏蔬菜,导致维他命不足等。

蒙古一些地区常因发生鼠疫等传染疾病而被隔离,建议常注意当地新闻,或同中国驻蒙古使馆联系,防止误入疫区。蒙古患肝炎率较高,应注意个人卫生。

蒙古的医疗条件也比中国差,建议自备相关药品。当地医务人员一般不会讲汉语和英语,且对外国人收费较高,就医时应事先问好价格,并带上翻译。

【摄影师简介】

付若金,自由学习美术,深受喜爱摄影的家人的影响,开始拍照生涯,以拍摄野生动物和昆虫见长,作品在《中国摄影报》等国内外十余家知名媒体上发表,曾作为随队摄影参加了2007年在广西中越边境进行的长臂猿科考工作。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