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方水土,那方人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9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作者: 杨双 

标签: 峨边彝族自治县   美姑县   户外天空   风光照片   

     这些年,川西高原藏区跑过许多次,川西南大凉山彝区却从没深入了解,有的也仅是几次的路过,始终心存遗憾。看过一些彝区照片,听过一些彝区传闻,更加感觉那方水土那方人的神秘。
     终于,今年11月初,与老搭档星哥等相约,踏上了前往美姑的自驾摄影旅程。

椅子垭口

成都到美姑没有铁路,里程最近,也是目前路况最好的公路线路是成都——乐山(高速)——峨眉——峨边,翻越椅子垭口,到达美姑。

进入峨边,大渡河峡谷,险峻雄秀。

进入149县道,“弯多、路窄、常有落石”。

途经黑竹沟一带,路旁有温泉。一位货车司机接来温泉水在路旁洗浴,既不安全又不雅观。

也许你被货车过后的扬尘迷到过眼睛,也许你在不经意间被刺耳的喇叭声吓到过,又或许你经常抱怨路太差了,都是被缺德的大货车轧坏的……但作为一名长途货车司机也真是不容易,常年奔波在外,有多少个夜晚都是在发动机噪音和车轮的颠簸中入眠的,健康得不得保障,甚至生命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威胁。这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一些,或者说是为了生存下去。
高速公路与一般的公路行车自不必说,这里我要重点说说翻越椅子垭口。

“美姑祝您一路平安”——这就是椅子垭口,道路常年稀泥湿滑,大晴天也如此。

坐落在大风顶自然保护区边缘的椅子垭口,海拔高达3086米,是大小凉山的过渡带,也是美姑县与峨边县的分界线,垭口北坡以下属峨边,垭口南侧属美姑。同时,椅子垭口还是岷江和金沙江水系的分水岭,省道成(成都)美(美姑)路的必经之路,有凉山东北门户之称。彝语有“椅子各合”之说,意为“北风垭口”,每年北来的风,就是途径垭口,往南而下福泽到美姑全境。

敢问路在何方?“熊猫乐园,美丽大风顶”——遗憾的是道路不太美丽。正所谓:烂路与美景并存,艰苦与甜蜜共享。
时有当地司机开着微面超车,绝尘而去。他们一来路熟,二来微面底盘比我们的城市越野高,且车身短,所以走烂路比我们牛。

有网站介绍说,椅子垭口景致非同一般,名不虚传,可用雄、奇、秀、险四个字来形容,垭口还被当地称为“天菩萨居住的地方”,景色中又以松林、云海、河谷最为独特,颇具黄山、九寨的影子,有其独特的神韵,来到美姑不去椅子垭口走一走、看一看,是一种遗憾。今天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一条途经椅子垭口省道的通县油路,像一条黑腰带似的,盘山经垭口而过,通向外界。路程更加便捷了,来椅子垭口览胜寻幽的游客会越来越多。
对于刚刚来回两次翻越过椅子垭口的我们来说,读到这样一段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文字,真是哭笑不得,继而忍不住想臭骂那位闭门造字的人一通!

椅子垭口风景倒是不错,但什么途经椅子垭口的“路程更加便捷了”,就完全是打胡乱说——山上那超烂超烂的路(不是油路是土路,不像黑腰带像烂麻绳),额的个娘啊,真要整死个人!看着路上那一道道被大货车碾压出的深深沟辙,那一块块面目狰狞的尖石,不能不让人头皮发麻。而且,不知是由于地处阴山,还是地下水不断渗出的缘故,接近垭口的一段路常年是稀泥汤汤,非常湿滑。这样的路,一般轿车肯定是过不去的,哪还有心情“览胜寻幽”哦!。当然,比起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没有路的时候,路程肯定“更加便捷”了。
这段十四五公里的路,我们的车车爬了至少一个半小时,也怪我们开的是“城市越野”,不是真正“越野”的越野车。

尤其是去时天色向晚,山林浓雾阴霾,脚下坎坷泥泞,而烂路又不知何时能走完,那种心境,至今回想起来,真想唱一句“往事不要再提,路上几多崎岖”!

椅子垭口,听说已在进行修隧道的论证。不过,即便真有此事,从论证到立项到动工再到最后打通竣工,不知还要等N年哦?

其实成都到美姑不算太远(350余公里,其中包括成乐高速87公里),西昌到美姑更近(170公里),但路况的糟糕,却制约了美姑的经济发展。不是有句口号“要致富,先修路”吗?但愿政府能尽快为美姑修好路。

美姑扫街

我们于夜色中进入美姑县城。

美姑县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大凉山的腹心地带,是典型的彝族聚居县。说起“美姑”这名字,许多人把它与“美丽的姑娘”联系起来,其实这都是根据“美姑”二字的汉字字面释义而得出的想当然的说法。

凉山彝族的先民“古侯”、“曲涅”两大氏族从云南迁徙到凉山,会合于今美姑县洛俄依甘乡境内的林木莫古,在此举行分支盟誓仪式,然后迁徙至今凉山各地定居并不断繁衍生息,形成了大、小凉山仪诺、圣乍、所地等土语区彝族的主干。“林木莫古”一词中,“林木”即“林林土司的领地”,“莫古”即“中心”,意为“林林土司所辖的彝族中心地方”。“美姑”是彝语“莫古”的谐音,彝族的“中心”和“腹心”之意。
还有一种解释:“美姑”是因“美姑河”而得名,清末民初的历史资料即以“美姑”二字记美姑河。1913年的《昭觉县志稿》和30年代出版的《昭觉概况资料辑要》图文资料中均有“美姑河”的记载。美姑河,静静流淌,逝者如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祖祖辈辈,谁不期望理想中的幸福生活?

当然,美姑也不乏“美丽的姑娘”。
此时,一年一度的彝族新年(11月20号前后)即将到来,出外务工的人员陆续返乡,美姑县城里比较热闹了。

县城街上我们还偶遇了准备参加婚礼的盛装新娘。

“看见了我美丽的服装,就知道我从哪里来。”你永远不会找到两套完全相同的彝族服饰!彝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代表着彝族崇高的美学象征,表达了彝族人民的审美追求,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包含着彝民族的智慧,凝聚着彝族伟大的文明的历史……彝族服饰独具特色,异彩纷呈,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彝族服饰有300多种款式、上千种配饰和上千种花纹。
在县城大街上时常可见穿着彝族服饰的人们(尤其是中、老年人),但也有许多衣着时尚的年轻姑娘与小伙,传统与时尚并存——这难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吗?

祝愿美姑真的能“跨越式”大发展,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牛羊市场

在美姑县城外山腰的一处平坝上有个牛羊市场。这里每天都有活的牛羊交易。

我们上午来此拍摄时,由于不是赶场天,市场不是太热闹,卖主多买主少,交易很冷清。出售牛羊的都是彝人,见我们拍照,大部分人都不介意,比较和善。
美姑的初冬,早晚气温较低,等待买主的彝人烤火御寒。好不容易来了一位“老板”想买牛,彝人纷纷牵来自己的牛推荐。可“老板”一只也没看上,哼哼哈哈地摆谱一会儿,拍屁股走人。

等待买主的时间是无聊的,幸好有斗羊解闷。
查尔瓦——彝族服饰。不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羊毛或棉织的披毡,称为“查尔瓦”,有黑、白两色,以黑色为佳。它形似斗篷,长至膝盖之下,下端饰有长穗流苏,白天披在身上挡风御寒,夜晚则当被褥。往身上一裹,就可席地而睡。许多男性彝人喜欢头裹白毛巾,乍一看,还以为是陕北农民呢。
在美姑县城住宿的四天里,我们还出过一桩糗事。

当地淋浴都是用太阳能热水,第一天我们打开热水龙头,放了一会儿水,冰凉冰凉的,心想大概因为天阴,太阳能效率不高,不能加热。过后两天,天气虽晴,但用水情况依旧,我们以为是设备的问题,便将就用冷水洗洗脸上床了。直到最后一天,我们才知道原来是宾馆住宿的人少,用热水的人也少,水龙头至少要打开半小时才能将管子中所积冷水放完,才有热水。终于,在回成都的前一天晚上,我们舒舒服服地洗了一个热水澡。糗!我们真成了大城市来到县城的乡巴佬,可笑啊,杯具啊!

那片萝卜,那片地

美姑县巴古乡维勒觉村是个偏远的小村庄,在当地摄协主席阿牛老师的指引下我们才得以来到这里,体味到现实的彝族生活。

维勒觉村坐落在高高的山上,有通村公路到达,虽然是土路,但大部分路况尚可,只是较窄。

今天天气不太理想,阴天有雾,且越往高处雾也越浓。山林、房屋,朦胧迷离,若隐若现,就像海市蜃楼,亦真亦幻。
到了维勒觉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路旁晒架上挂满的萝卜。

村不大,房子不多,也比山下的房子破旧,公路旁绝大多数农民的房屋都是较新的砖瓦房,而这里基本都是“老龄化”的土坯房。
环顾一圈,只见村子里二三人在晒萝卜,村外萝卜地里还有几人在收萝卜,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冷清寂寥,贫困落后。

萝卜地浓雾弥漫,空气潮冷,收萝卜的人们只得在地里升起一堆堆的小火,冷了,累了,就在火旁依偎一下,取取暖,再接着干活儿。

尝尝刚收获的萝卜,清香甜脆,但老实说,还是比不上水果的滋味。
这家的女主人和孩子一起牵马到村外地里收萝卜、运送萝卜,而男主人则要把那一大串一大串的萝卜扛在肩上,艰难爬上梯子,将萝卜挂在架子上晾晒,准备冬天喂牲畜。男人一次性背负的重量至少有几十斤百把斤。

这一串串的萝卜,就是他们辛苦一年的成果啊!

那些孩子,那位老师

从维勒觉村出来,我们又去了距离维勒觉村约有6公里的昔线村小学。

前往昔线村有一小段烂路,车车底盘被小擦挂了一下,凭借星哥多年的行车经验,简单处理,问题不大。
小学有40多名学生,从5岁到14岁,有两位老师任教。家在当地的老师是一位英俊的彝族小伙子,名叫吉说石达,24岁,初中毕业后自愿留在这里当老师,每月工资800元,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教授语文、数学。另一位家住美姑的老师则是每隔一两天才上山来教学一天。
吉说石达老师对我们很热情,连声招呼我们到学校旁边的家里做客,还搬来一箱啤酒款待。事后听阿牛老师说,如果不是我们时间有限,天黑前要赶回县城,吉说石达老师还准备生火招待我们吃饭。

老师家在一座小院里,较新的砖瓦房,外面看上去还不错,可屋里的情景却反差太大。说是“家徒四壁”可能有点夸张,但其简陋的程度,还是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孩子们见我们到来,也很兴奋,一双双纯真、清澈的大眼睛,盯得让人心里直想流泪。比比城里的孩子,同样的年龄,不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人生,难道他们命该如此?老天也太不公平了吧!

我们除了给孩子们分发一些学习用品和零食,还交给吉说石达老师一些衣物文具,让他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发放。

星哥给老师一袋火腿肠,本意是让老师自己吃的,但他没有留下,转手就分给孩子们吃。看得出他是真心爱着自己学生的——除了感动,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告别时,吉说石达老师执意送我们到坡下的汽车旁,我从车上取出本想留作路上不时之需的点心送给老师。事后想到,还有一点面包,也是干粮,没有全部送给老师,心里感觉歉意,不停责怪自己。

再见了,昔线村小学的老师与孩子们!我会记住你们的。

田园拾趣

美姑县城旁的高山顶上有一个相对较平的坝子,这里就是合姑洛乡马红村。前往马红村途中,要翻越一个垭口。晴空万里,登高眺望,远山叠嶂,雄浑苍茫,山谷中美丽的美姑县城也尽收眼底。
山路弯弯,车行路上,遇见路旁放羊的老人,我们给他一些小食品,老人开始不敢要,连说:“我没有钱给你们哈!”他可能以为我们卖给他食品。

当我们一再说明食品是送给他的,不要钱时,老人连声说:“我今天真是运气好!”多么淳朴的老人啊,听得我鼻子发酸。
马红村与维勒觉村相较,那可是热闹阳光了不少,看这热闹的村头。

村里的民房大部分外观看着尚可,有的还是较新的砖瓦房。据说近年来政府为老百姓提供了建房补贴,改善其居住条件。从与村民的摆谈中得知,他们的温饱问题基本都已解决,但据“小康”目标却还很遥远(美姑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四川省最穷的几个县之一)。看来,中国要全面实现现代化,达到“小康”水平,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啊!
小学生放学归来,聚集在村头尽情嬉戏玩耍。尽管没有电脑游戏,没有苹果iPhone,没有高空翻滚列车等等,但他们依然玩得很开心,有滋有味。真的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吗?

山村孩子的“水果”——元根萝卜。不洗,擦擦泥就啃。如果让城里的孩子妈妈看见,不知要如何惊呼制止!
我帮妈妈运萝卜。
喂猪的小姑娘。
田里归来的少年。
帮大人看摊的儿童。
星哥说,她就像《山楂树之恋》里那位清纯的少女。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不论在马红村、维勒觉村还是场镇上,常常能看见一些孩子,小小年纪就帮大人干活,也许这都是生活所逼,并不是儿童的天性使然。对比城市里那些父母娇惯,养尊处优的孩子,不由得一声叹息——也只能一声叹息!
夕阳西下,牧人赶着羊群回家。
夫妻双双把家还。
居家的日子。
自家种的蔬菜,绿色环保,随吃随收。

马红村人们的物质条件与大城市甚至与美姑县城比都还相差很远,虽然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也不轻松,但他们仍然深深热爱着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心态平和,常露笑脸。当然我不会像某媒体那样傻傻地去询问“你幸福吗?”,但我能从中领悟到俗话所说“知足常乐”的含义,也启发我深思:快乐与物质条件的关系一定成正比吗?

云海馈赠

在回程的时候我们曾为是否选择另一条路线纠结过,但听说那条路线因修路被挖烂了,其破烂程度可与椅子垭口媲美,而且有28公里,是椅子垭口烂路长度的两倍,整条路线还要多出300余公里的路程。在许多当地司机的建议下我们还是原路返回,再翻越椅子垭口。
也许是老天不忍心看我们再吃二遍苦,重受二茬罪,回程翻越椅子垭口时,赏赐了我们一个晴天还有云海美景,算是对我们饱受颠簸折磨的补偿吧。谢天,谢地!

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行笺

【路 线】

成都→乐山→峨眉→峨边→椅子垭口→美姑→维勒觉村→昔线村→马红村


【攻 略】

交通:

从成都到美姑自驾车最近的路线是经乐山、峨眉、峨边。成都到乐山87公里是高速公路,乐山经峨眉山市到峨边县98公里,都是省道沥青路,路况较好。从峨边到美姑进入X149县级公路,总长164公里,弯多路窄,尤其是翻越海拔3086米的椅子垭口一段14公里的极烂路面,越野车与面包车虽然能通过,但须小心驾驶,而每到冬季大雪封山,则不能通行。翻过垭口下山后,路况好了很多,一路顺畅直到美姑县城。

成都经峨边到美姑有长途班车,票价120元左右,行车时间约8-10小时。除此之外,其它线路例如经过雅安、西昌、昭觉,也可到美姑,但一来是里程要多出300余公里,二来其中也有一段28公里的烂路,据说比椅子垭口还难走。

交通问题确实是美姑经济、旅游发展的一个瓶颈。

住宿:

美姑县城住宿还是比较方便,有美姑宾馆、鸿雁宾馆、电力招待所、富隆酒店等,住宿费从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我们住宿的鸿雁宾馆是邮政局经营的,在县城中心,标间120元/天,有停车场(这点很重要,因为自驾旅游摄影,车辆停放安全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在比较偏远的一些城镇小旅馆,没有专门的停车场,晚上汽车只能停在旅馆外的街上,让人不放心)。

特产:

美姑山羊、美姑岩鹰鸡、紫参、白魔芋、裂腹鱼等。

凉山彝族新年:

凉山彝族新年一般在每年的11月中旬举行,一般为三天。

美姑彝年与其它县市不同之处:在美姑,彝族年杀的猪肉要用圈鸡草烧,因为这是祖传,吃起来有特别好的味道,只要是年猪,即使用开水烫,烫好后都要用圈鸡草烧一道;在美姑乡村,每家每户都要做百家泡水酒,所谓百家酒泡酒,是因为这酒,至少都要让百家以上的人偿到酒,这说明着酒是主人家丰收的酒,幸福的酒,大家一起来享受主人家的喜悦的幸福,从来不用年猪肉来做买卖,过年期间不许拿绿色或青色(像青菜、白菜之类)的东西进屋,过年后一个7天内不能用磨子,过年期间人死了不话哭丧歌,过年期间人不话吵架或打架等。


【摄影师简介】

杨双,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资深撰稿人,专注于中国西部高原风光人文摄影,摄影作品在全国性影展影赛中多次获奖。

【摄影师手记】

在美姑县摄影采风,除了县城街上和周边集市赶场以及牛羊交易市场可以抓拍到一些人文民俗照片,还有大量的素材需要深入高山之上的村寨拍摄。当然,随着通村公路工程的实施,目前从美姑县城到各村寨基本都有公路通汽车(虽然山上有些路况不是很好,但通行越野车与面包车没有问题)。如果不是自己开车,可以在县城包车或乘坐通乡“面的”前往。

美姑彝族人占全县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他们大多数人对于外地游客或摄影人比较友好,态度和善。当然,也有少数人不愿被拍照,甚至反感或做出不礼貌的表示,如遇这种情况,只能笑笑,收起相机,切莫与其计较。在大山深处的彝寨摄影,最好联系当地的彝族朋友当向导,先与他们沟通,可免去许多麻烦与误会。例如,我们就是经朋友介绍,找到美姑县摄影家协会主席、毕摩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阿牛史日,由他带领我们到村寨摄影采风,一路顺畅。再此,也向他表示感谢。

责任编辑 / 杨鑫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