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记忆:里程碑——写在《中国国家地理》改版十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8日

1998-2008,《中国国家地理》在中国期刊界留下了发行曲线昂扬向上的一段佳话。毫不夸张地说,这条曲线上的每一次阶跃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还有成长中的海外版、《博物》、《中华遗产》、中国国家地理网……回顾这10年,总让人想起那句熟悉的老歌:虽然很累,但很值得,也很欣慰。

2005年10月23日晚,“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发布仪式暨《中国国家地理》创刊55周年庆典酒会结束后,与会的“主人们”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全家福。大家都说,《选美中国》选出的17大类117个“中国最美的地方”还是有所或缺:缺的正是这个贵宾云集、欢声雷动的会场——这里盛产中国最美的笑颜。摄影/马宏杰 

“CNG”的金字招牌是一册一册地印装出来的。因此,2006年10月特别加厚版《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单期发行量突破100万册的庆典,我们选择了印制合作伙伴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作为“外景地”。图中,与会的新闻界名流正参与现场嘉宾论坛,关注《中国国家地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摄影/马宏杰

2003年末,创刊初期的《博物》编辑们手拿新鲜出炉的试刊号,微笑面对镜头。其中,主编王蓓蓓(前左)、编辑部主任徐健(后左一)和编辑刘莹(前右)来自传说中的“黄埔军校”:《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中国国家地理》青少版——《博物》的诞生意义重大,它让我们告别了单兵作战的孤独岁月,把我们的目光引领到了梦想中的“传媒集团”。

2008年2月,《中华遗产》编辑部迁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2205室,正式成为与《中国国家地理》、《博物》朝夕相处的“芳邻”。《中华遗产》为本社与具有深厚的文化资源底蕴储备的中华书局合办,定位为《中国国家地理》历史人文版。其主编黄秀芳(最前)也来自上述“黄埔军校”。摄影/王宁 

2008年8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进军新媒体平台的旗舰产品——中国国家地理网盛装上线,域名正式变更为http://www.dili360.com。这是当时新组建的网络·手机媒体部成员集体亮相。社长助理兼网络公司CEO才华烨女士(前右三)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在纵深领域成为权威,我们很有信心。”摄影/史楠

2008年3月,中国国家地理影视中心剧组正在故宫“Action”。该中心成立于2005年12月30日,不仅仅致力于传统的高清电视视频节目,在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等新媒体领域业已小有斩获。

  2001年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在台湾正式发行。

社长李栓科出席了创刊纪念会

2008年7月伊始,又诞生了《中国国家地理》港澳繁体版。在港台地区,国家地理类期刊风行,我们和美国《国家地理》、德国《GEO》等名刊、大刊同台竞技,因为鲜明的本土化特色而不输风骚。

中文繁体版面市之后不到半年,2002年1月,《中国国家地理》日文版《中国地理纪行》创刊。随后,社长李栓科和执行总编单之蔷(右)前往东京考察,参观日文版合作伙伴——Asia Geo公司,并与该公司代表中野诚(左)进一步商谈出版细节。 

2006年1月13日,《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10月号“选美中国特辑——中国最美的地方”以10种文字版本在香港正式上市。此前,这10种文字版本已经参加过在德国法兰克福、日本东京等地举行的大型国际书展,并广受关注。图为李栓科社长与获得翻译、发行授权的万信达企业集团董事长陈日铃(左)在新闻发布会上。

 2008年7月12日,联想火炬手李栓科社长与《中国国家地理》英文版出版人Melvyn(左)在大庆完成奥运火炬传递后合影。目前,英文版《CNG》已于今年(2008年)9月出版试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