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观察点附近水位突降,令小䴙䴘诸家庭深陷混乱,A家尤为惨烈,雏鸟小五命若悬丝……它们能否挺过危机?ABC三家的微妙局势,又将如何演变……
二十年前开始观鸟时,我就认识了小䴙䴘,但了解一直都不太深入。直到前年夏天,通过对家门口公园里的几个小䴙䴘家庭连续追踪,我感觉才刚刚迈进……
去年6月号的“自然笔记”,我们讲了花鼠普蕾迪一家的搬家故事。文中提到它有个邻居——松鼠莱德,这次我们就来说说它家的事儿,主题还是搬家,搬……
一说“头足类动物”,可能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但要说是“长着许多触手、能喷墨汁”的动物,人们便立刻恍然大悟。从传说中的海怪、与巨鲸缠斗的大……
近二十年来,生活在北京的鸳鸯已成为首都的标志性鸟种。有时走街串巷,抬头就可能看到鸳鸯从空中飞过。每年秋末冬初,这些鸳鸯都会聚到公园的水……
普通秋沙鸭警惕性很高,观察它们相当困难,近距离欣赏更是一种奢望。不过最近几年,北京市中心的北海公园里,每年冬季都会有几只普通秋沙鸭飞来……
长耳鸮是种比鸽子略大的猫头鹰,头顶有兔耳朵般的羽簇,十分可爱。这种鸟儿白天闷头睡大觉,只在夜晚活跃,所以很难观察。每年秋末,一些长耳鸮……
在我们中国,黄鼬可以说是最常见、最著名的鼬科动物了——它不仅遍布全国,还能在人类身边扎根生存,甚至成为城市小区里的邻居。关于它的传说更……
小时候学国画,画金鱼,总要添一种特定的植物点缀,老师说叫金鱼藻——这就是我最早认识的水草。大概是先入为主,时至今日,金鱼藻依然是我心中……
“螳螂捕蝉”人人耳熟能详,可是亲眼见过的却不多。看上去细瘦文弱的螳螂,如何降服粗壮坚实的蝉?我作为一个螳螂迷,多年来一直在野外寻找着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