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场到涅瓦河,追寻俄罗斯的文明之声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01日 文章出自:用户投稿 作者: 叶雨其
标签: 海外照片 城区 城市建筑 再读经典 往事随风 俄罗斯 环游世界
圣彼得堡
如果说繁荣于二战之后的莫斯科是红色的,那么,俄罗斯白蓝红三色国旗上那一抹清新却又厚重的蓝,则属于1703年由彼得大帝一世建立的都城,圣彼得堡。
《青铜骑士》
普希金
在那寥廓的海波之旁
他站着充满了伟大的思想
河水广阔地奔流独木船
在波涛上摇荡凄凉而孤单……
我们就要从这里威胁瑞典
在这里就要建立起城堡
使傲慢的邻邦感到难堪
大自然在这里设好了窗口
我们打开它便通向欧洲
就在海边我们要站稳脚步
各国的船帆将要来汇集
在这新的海程上游历
而我们将在海空里欢舞……
普希金的这首著名诗篇,直观地向我们展现了当初彼得大帝一世建城的过程。当年彼得大帝为了振兴整座城市的工业,不惜亲自到国外去学习各种技术并带回国内,俄罗斯的刚硬和坚毅几乎完整地体现在这位伟大的建国者身上。这座滨海城市,在自从建城之后两百年间一直都是俄罗斯的心脏。它占据了良港芬兰湾,于是控制着往来的船只,掌握着这一大片海域。碧波汹涌的涅瓦河穿城而过,把芬兰湾迷人的水汽带入城市的腹部,矗立在河边的冬宫一身浅绿,和波涛相映成彰。
虽然沙皇尼古拉斯二世被停靠在斜对岸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炮震下了皇位,但是作为18世纪中叶俄国巴洛克式建筑最高的成就,冬宫仍旧完好无损地屹立至今,里面依旧一派金碧辉煌。那精致的雕花栏杆,那奢靡的烫金穹顶,那一个个光彩夺目的水晶吊灯……这些闪耀至今的文物,无不向你宣告着沙皇生活的奢华。然而,身处其中,除了感叹建筑的华丽、还原当年宫廷贵族们摇扇浅笑、寻欢作乐的场景之外,还能一览诸多世间珍奇的文化宝藏。无数世间珍奇的文化艺术宝藏藏身于这宏大的绿色建筑群中。为了彰显权势,叶卡特琳娜二世在在位的三十四年间不断地收购拥藏各种类别的艺术品,从古埃及的石棺到毕加索的油画,从古罗马的雕像到中国的瓷器,所跨越的时间以及空间是如此广博,她的藏品几乎是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的浓缩。这些藏品至今仍完好无损地安放于冬宫之内,仿佛是整个圣彼得堡的第二颗心脏一般永久地搏动着,不分昼夜地在城市上空氤氲出浓郁的人文气息。
圣彼得堡的第一颗心脏,毋庸置疑,便是海洋。这座城市因海而生,因海而起,来自波罗的海的海风不光给它带来繁荣的经济,还给它吹来浪漫的气息。于是,无数文人在此处踌躇,留下动人的诗篇或传奇。普希金的一生就是一曲浪漫的传奇。当年他喝过最后一杯咖啡的文学咖啡馆至今门口还围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不远万里而来,只为一睹这位俄罗斯文学之父当年待过的场所。咖啡馆的门口,便是吞噬了这位诗人的莫伊卡运河。运河连通涅瓦河,携着诗人的魂魄直奔大海,于是日日行走在圣彼得堡的街道上,日日嗅着着来自海洋的水汽,日日,便如同沐浴在诗人太阳一般的光辉之中。
普希金
在彼得堡的近郊,普希金当年读过书的皇村中学依旧留存着当年宁静的模样,人在园中走,宛如画中游。宁静的皇村中学却并未让这位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诗人放慢思想的脚步,他在贵族的身份里不甘于享受安乐的催眠,坚持用一颗浪漫却不乏批判现实的诗心为农奴以及人民奔走疾呼。自由和进步永远是他诗歌的主题,他为之费尽心血,为之甘愿付出一切,甚至备受沙皇政府的迫害,尽管他明明是一位只需动一动手指,便能享受到国家恩惠的贵族。
《叶普盖尼·奥涅金》记录了当时俄国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别尔金小说集》中的人道主义和民主意识早已成为俄罗斯文学史上不朽的明珠……然而,这位俄罗斯文学的奠基者,他的生命却也像诗篇那般瑰丽却短暂。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争相为他冠以各种沉甸甸的名,“一切开端的开端”、“俄罗斯文学的太阳”……然而,当你来到皇村中学,站在这块诗人曾经度过一生中最美好时光的土地上聆听他曾经的气息时,便想起那诗句:
“沉郁的夜的帷幕
悬挂在轻睡的天穹
山谷和丛林安息在无言的静穆里
远远的树丛堕入雾中
隐隐听到溪水,潺潺地流进了林荫
轻轻呼吸的,是叶子上沉睡的微风
而幽寂的月亮,像是庄严的天鹅
在银白的云朵间游泳”
回想这柔淡的诗篇,你会觉得,假如他还活着,也许,他并不想要一切伟大的称号,一切世人的崇拜,而只想和自己的娜塔莉亚携手栖身于如画的园中。爱情与写作是他最美好的伴侣,浪漫的音符与对现实的批判交织纵横在他的诗篇里做他最忠诚的友人。闭眼随着这块土地一起呼吸,云朵、湖泊、树叶、鸽群、桥梁、楼阁……身边的这一切事物,当它们一起在风中摇摆,齐声奏出一首诗篇时,你会明白,难怪俄罗斯文学,会起源于此。
穿行于圣彼得堡的市区,闻名世界的三大教堂依次和你不期而遇。这座得名于耶稣弟子圣徒彼得的城市当然不缺乏宗教氛围,庄严的气息掩映在这“北方的威尼斯”的浪漫之中,时刻提醒着你俄罗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宗教的一环。然而在这些教堂身畔,随处可拾的文化景观甚至超越了教堂,成为世人游览的胜地。圣伊莎季耶夫大教堂右侧的安格列杰尔酒店,著名的苏联诗人叶赛宁在这里结束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喀山大教堂的旁边,是闻名世界的高校圣彼得堡国立师范大学……北纬六十度的海浪卷起俄罗斯文学史上的点点星光,圣彼得堡以它的梦幻与浪漫,孕育出了多少人类文化的宝藏。
在沉淀着深厚民族文化的同时,圣彼得堡还代表了整个俄罗斯民族的精神气质:坚硬。
二战时期,德国法西斯军队将这座城市围困了872天,城市里的人们每人每天只能得到125克面包,许多无辜的民众被冻死,被饿死,然而,圣彼得堡人依旧坚持不屈地以自己的意志和信心守卫着整座城市,直到最后战役胜利。据统计,当年一共有六十四万余人死于寒冷和饥饿,然而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却没有一个人对敌军投降。多么伟大的城市!这是圣彼得堡人的斗争精神,也是俄罗斯民族不屈不挠的刚毅之魂!
夜里行走在涅瓦河畔,现代桥梁上璀璨的灯火之下,行人宛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白夜》中的男女主人公一般满怀罗曼蒂克的幻想。然而,俄罗斯的浪漫向来不是肤浅的。抬头望天,云层深处滚动着历史的喧嚣,脚下踏着一块块二百年前不知从哪个国度运来的石头,于是这个国家的一呼一吸又在心头起伏。
那来自红场的低沉脉搏,那来自无名火的深沉心跳,那来自托尔斯泰庄园,来自莫斯科河的高亢而庄严的文化之声一起回荡在河面上。这里柔软,这里坚硬;这里傲慢,这里热情;这里野蛮,这里文明;这里充斥着东斯拉夫民族的力度,这里又满怀着无限柔情。这里古老又发达,陈旧又现代,破败又富有。这里,是俄罗斯。海风吹过,于是万物沉潜,在这片酣眠了数十载的大海里,刹那间跃出一尾人类文化的巨鲸。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Nicholas Romanov Ⅷ-qzone